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理泰:朝鮮射星著眼於加強軍方凝聚力

http://www.CRNTT.com   2012-12-06 09:47:59  


資料圖:朝鮮中央通訊社3月15日提供的照片顯示,金正恩(左)近日指導了朝鮮軍演。 新華/朝中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訊/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今天撰文“朝鮮射星著眼於加強軍方凝聚力”分析認為,金正恩批准近日發射衛星,主要原因之一當是突顯其上位以後在外交、科技上獲得的成就,以加強軍隊的凝聚力。詳論如下:

  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發言人於12月1日宣布,為遵循金正日遺訓,將於10日至22日期間發射“光明星三號”第二期實用衛星。他指出,該衛星是依靠本國力量和技術製造的,朝鮮科技人員分析了今年4月發射衛星時出現的問題,對衛星和運載火箭的安全性和精度作了改進,已經準備好發射衛星。

  當代大推力火箭用來發射衛星,就是運載火箭,用來發射彈頭,則成為導彈。在本質上,運載工具是一回事,區別僅在於用途不同而已。在外界看來,朝鮮國勢凋敝,民不聊生,資源稀缺,發射衛星並不是當務之急。何況,朝鮮奉行的是“先軍政治”,凡事總是強調軍事上的意義,連國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尚且要讓位於軍隊的需求,而舉國動用偌大資源發射衛星,豈能沒有軍事用途?在當今情勢下,平壤一味解釋這次發射衛星,純系民用,其異於搪塞圓謊幾稀矣。

朝鮮發射衛星的三個背景

  尤有甚者,朝鮮發射衛星具有三個背景:

  一是朝鮮業已擁有大殺傷力的核武器,遠程運載工具卻至今付諸闕如;

  二是朝鮮使用大推力火箭發射衛星,雖然過去失敗了數次,僅出於技術不成熟,而離開初次火箭試射越久,其間經歷的失敗越多,則離開最終火箭發射成功越近,這是一個工程上的常識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