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矚望中國經濟下一個“黃金十年” | |
http://www.CRNTT.com 2012-12-26 08:27:00 |
即使是前瞻性很強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最多也只是有效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本身並不構成內生性增長動力。中國經濟要贏得下一個“黃金十年”的增長,就須在直面經濟沉屙的同時,清晰定位政府與市場邊界,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約束政府投資衝動,防止對經濟的不當幹預,營造條件使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型向消費與創新驅動型轉變。未來10年,如果中國經濟能順利轉型,切實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年均7%經濟增速的福利效應一點也不會比低效率的9%的福利效應差。有鑒於此,中國既要積極提高勞動力、資本積累與全要素生產率,更要盡快啟動系統重要性領域的市場化改革以及構建高水準的公共服務體系,以給資本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和創造新的需求,最終實現政府職能由建設型向服務型轉變。 隨著經濟既有增長動力的不斷減緩,中國必須尋求中等增速條件下的效率改進之道。筆者估計,未來兩個五年規劃期間,中國年均經濟增速有可能保持在7%至6.5%。其實,以中國現有的經濟基數以及要素投入保障條件,能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速已相當不錯了。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在經濟規模達到5萬億美元時,對經濟增速的期待也就在3.5%左右。中國之所以長期以來一直將8%左右的經濟增速視為增長紅線,既是現有政績考核體系約束之下的派生品,也是長期以來並不那麼優化的經濟增長模式的低效率與宏觀經濟目標衝突的產物。有鑒於此,切實提高投資質量和資本積累的有效性,將經濟增長的重心轉到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上來,以給資本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和創造新的需求,就成為各級各地政府亟須補課的重要環節。 文章表示,為此,需要以存量和增量財富為依托,以改善民生福利為目標指引,以打破既得利益團體對改革幹擾為抓手,通過推進生產要素、收入分配等系統重要性領域的改革以及加快政府自身的改革,以此構建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多元化的公共產品服務體系。如此,才可能真正實現財富積累由政府、企業和部分個人向廣大百姓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適當轉移,藏富於民,並輔之以高質量的教育和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