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朴槿惠:她的難題一大堆

http://www.CRNTT.com   2013-01-10 10:49:00  


 
  許多觀察家認為,朴槿惠有“女性特有的耐心和柔和”,和朝鮮打交道會相對容易。而她有一個親美的父親,本人又喜愛中國文化且精通中文,這或許會更方便她和美、中兩個關鍵性大國打交道。

在4個大國間玩平衡不輕鬆

  但她的局限性同樣不少。

  在內政和經濟方面,朴槿惠儘管提出“三大核心課題”,但其本人來自大家族,且其上台受到財閥的支持,身邊也布滿財閥代言人,她的黨更是個不折不扣的財閥代理組織。

  因此,法國《費加羅報》預言,其“經濟民主化”的願望幾乎不可能實現,在經濟上“帶不來任何新東西”。而英國路透社更指出,三星、現代等財團“如今總算可以鬆口氣了,朴槿惠當選了”。她提出的延長托兒時間、增加每個家庭第三個孩子的福利等等改革措施,則或意義不大,或可能產生副作用,效果尚待觀察。至於就業和經濟提速,在當前全球經濟大環境下則恐更非易事。

  北南關係方面,儘管朴槿惠會避免主動挑釁朝鮮。但許多國際觀察家認為,這實際上無濟於事。例如,韓國國民大學朝鮮問題專家安德烈.蘭科夫等人認為,朝鮮“將靜觀幾個月,倘朴槿惠給他們發紅包則萬事大吉,否則就會看到朝鮮人的主動挑釁”,屆時一切問題仍避無可避。且朝鮮半島的問題涉及大國間博弈,美、中、日、俄4個大國的大使在她當選當天就和她接觸,這表明各大國都對韓國新政府將如何處理地緣政治問題、界定和鄰國間關係十分關心。

  韓國如何在各大國、尤其傳統盟友美國和崛起中的中國間保持平衡,將是個不輕鬆的任務。

  個人素質和形象方面,她也有不少硬傷。

  此次選舉她雖獲得歷史性高票,但對手文在寅支持率也非常高,兩人差距不大,這表明韓國國民對她、對樸正熙和“漢江奇跡”存在認知割裂。且文在寅最後關頭成功動員大量中青年選民投票,不僅將投票率拉到75.8%,而且讓以往不熱心選舉的中青年人踴躍參選。這些人更有活力和熱情,朴槿惠如不能很快得到他們的諒解,今後將動輒得咎。

  至今,在公開場合,她不肯批評其父的軍事政變和高壓統治。在注重親情的韓國社會,這得罪了當年樸正熙軍事統治受害者的子弟親朋。在韓國,老一輩人沉浸於“漢江奇跡”,並將之歸功於朴槿惠的父親樸正熙。而年輕人則在新時代教育下對當年的軍人高壓統治十分反感,對被鎮壓的學生、民眾充滿同情。在前一部分人心目中,樸是其能幹父親的化身,而在後一部分人眼裡,她永遠是獨裁者的女兒,這種二元對立將貫穿她整個任期。

  她注重個人形象,熱衷於演講、造勢、拜票,握手握到受傷。但正如《時代》亞洲版副主編艾米麗.勞哈拉所言,在整個競選過程中,她表現得“禮貌但矜持”,親民姿態十足,但實質性基層接觸卻有限,更很少直接和基層選民問答互動。給人的感覺是,她的形象“是被嚴格控制塑造的”。

  許多韓國年輕女性指出,她自稱女權主義者,可很少以女性身份走到女權運動中心。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她的支持者很多是認同男尊女卑觀念的保守派和老年人。還有人說,朴槿惠儘管痴迷於演講,但演講中通常照本宣科,念記在筆記本上的別人草擬的現成講稿,以至於有“筆記本公主”的戲稱。也許當選後,她得試著學會自己擬稿和脫稿演講了。

  韓國和美國的關係十分密切,美國是韓國的保護國,但韓國人對美國不僅有感激,也有對其霸道政策的不滿和反感。李明博以親美著稱,任期5年竟7訪美國,卻在卸任前因“無法了解並影響朝鮮事務”而受到美國批評。朴槿惠恐怕也不會因為有個“親美的爹”而被另眼相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