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希拉里主義落幕?

http://www.CRNTT.com   2013-01-15 11:48:18  


 
  希拉里一開始提出的新方針叫做“巧實力”。四年以後的今天,也沒有人知道到底什麼是巧實力。在英文裡,這更像一款新車或者手機系統的名字。我們只知道,對超級大國美國來說,“笨實力”是更省心的,大棒所至,開山破石。巧實力很細致,很精美,也很辛苦。四年以後,希拉里說,她對這份工作的強度感到吃驚。這是一份每天24小時,一周7天不休的工作。要讓美國的“大棒外交”變成綉花般的穿針引線、長袖善舞,希拉里必須把一年中一半的時間花在“環球旅行”上。四年裡,希拉里跑遍了110多個國家,總行程驚人地超過了135萬公里。美國媒體因此把希拉里稱為是“最繁忙的國務卿”,而如果把出訪國家數量作為外交成果評判的重要指標,那麼希拉里也將是美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國務卿”。

  要想有“巧實力”,就得下“苦功夫”。四年下來,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希拉里衰老了、疲憊了、暈倒了。她準備離去。但美國外交政策已經深深刻下了希拉里式的遺產。

亞洲的遺產

  希拉里重來不憚於發表口號式宣言。2009年7月,希拉里在泰國首都曼谷高調宣布“美國回來了”。從此至今,美國“重返亞洲”就成為最普遍的國際政治語言。而每當聽到有人說:美國“重返亞洲”的說法不對,因為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亞洲的時候,我就會提醒他:這是希拉里說的。

  只有學者才會在“回歸”准不準確這樣的字眼上較真。希拉里不會。她的想法很明確:因為中國在崛起、印度在崛起、亞洲在崛起,所以亞洲就是美國新的重點政策方向,“重返亞洲”就是美國新的外交戰略支柱。2011年10月,希拉里在太平洋正中央的夏威夷宣布,歐洲中心的時代結束了,美國在中東的力量要繼續撤離。美國要建立的是一個“太平洋世紀”。一個好的亞太政策,既能使美國分享與亞洲國家經濟合作所帶來的長遠好處,又能從政治上制約對其構成安全威脅的國家。

  “回歸亞洲”、“太平洋世紀”,這樣的石破天驚的話語幾年來完全主宰了國際政治的主題。但如果希拉里只是說說,她最終還是沒有超越一個參議員的水平。作為一個國務卿,她必須在亞洲處理好複雜的矛盾,實實在在地搭建起“太平洋世紀”的框架。

  這個框架的中心就是中美關係。美國將其全球戰略重點轉移到亞太地區,首先必須處理好中美關係的問題。希拉里顯然明白,在當前的格局下,與中國的關係是美國有史以來必須管理的最具挑戰性和影響最大的雙邊關係之一。因此在上任之初,希拉里就迅速對中國進行了訪問。她用熱情的語言重新定義中美關係,規避了那些長期存在衝突的問題。面對經濟危機,希拉里用
“同舟共濟”來描述中美兩國所面臨的境況,她表示希望中美兩國攜手,領導世界復甦。

  實際上,在整個四年的時間裡,美國始終把維持中美雙邊關係、尤其是經濟合作關係穩定作為一項主要的政策。很多人把2010年初的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的事件看作是中美關係轉惡的轉折點。但實際上,無論是在人權問題上,還是台灣問題、西藏問題或者貿易摩擦問題上,奧巴馬政府都沒有比以前的各屆美國政府對中國更加惡劣,甚至還有所收斂。在希拉里所描繪的那個亞太框架裡,中美關係至少在純粹的雙邊層次上,是需要穩定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