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未來六年的中俄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3-01-18 11:19:54  


 
兩國關係總體上呈不斷升級、日漸密切之勢

  從近二十年歷史看,中俄關係是中國與各個大國中最穩定、內容最豐富的國家關係。

  自1989年5月,中俄兩國關係實現正常化以來,兩國關係總體上呈不斷升級、日漸密切之勢。

  1992年12月17日,葉利欽總統訪華後,中俄關係進入了新階段:12月18日,雙方簽署《關於中俄相互關係基礎的聯合聲明》,強調雙方相互視為友好國家,雙方不參加任何針對對方的軍事政治同盟,不同第三國締結任何損害另一方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的條約或協定。

  1996年4月,葉利欽總統第二次訪華,雙方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商定了兩國總理定期會晤制度(1996年12月第一次,到2012年上半年,已會晤17次)。

  江澤民主席於1994年9月2日至 6日第一次訪俄,雙方決定建立“建設性夥伴關係”。

  2011年,中俄關係再提升為平等信任、互相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作為兩國關係穩步發展的基礎是,2005年5月20日,俄羅斯國家杜馬以307:80:2票批准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至此,中俄之間長達4300公里的邊界線走向全部確定,兩國邊界問題全部解決。

  標誌著兩國關係日趨密切的一個重要實例是,兩國貿易額近年直線上升,2011年中俄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830億美元,比2000年的80億美元增長了9倍以上。兩國關係不斷升溫的另一個重要標誌是兩國間軍事領域合作的加強:2005年~2012年,中俄兩國已進行5次和平使命聯合軍事演習,規模一年比一年擴大,內容一年比一年豐富,聯絡機制一年比一年完善。

導致中俄關係大倒退的因素很難出現

  社會文化方面的交流也在潛移默化地使彼此間的隔閡化解,增進了兩國人民的感情,也加深了了解。

  21世紀以來,兩國在文化、社會合作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如截止到2012年8月,雙方已經舉辦了三屆文化大集。這是根據兩國元首批准的《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年)》開展的一項重要地域間合作項目,旨在搭建“文化貿易,文化交流,友好合作,繁榮發展”的交流平台。

  在俄羅斯地方層面,截至2012年8月,俄聯邦83個聯邦主體中已有70個同中國有關省份建立了直接聯繫,其中大部分建立了友好關係。

  更重要的是,導致中俄關係大倒退的因素很難出現。

  俄羅斯近些年市場化程度和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推進,使得俄政府不得不一再加大對國內極端民族主義和新納粹勢力的打擊力度,使其大幅收斂;而俄羅斯歷史、文化傳統,又導致極端親西方的政治派別難以登台,甚至得票數額過低,根本無法進入國家杜馬。

  這就保證了中俄關係在今後不可能持續大幅度地凍結或倒退。可以預見,未來六年將迎來中俄關係的新高潮。

  (作者:馮存誠 《走向世界市場》叢書(歐洲卷)主編,中國東歐中亞研究會會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