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丁咚:中美戰略協作是東亞和平基石

http://www.CRNTT.com   2013-01-25 09:41:02  


 
  以上種種,都充分表明“強硬”將是安倍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基調,其直接目標是永遠據有釣魚島群島,並在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中取得優勢,將日本的領土向海洋延伸。而其終極目標則是借與中國的對抗,積極突破日本的和平憲法,賦予日本集體自衛權,大幅擴充軍事預算,提升自衛隊為“國防軍”,實現日本國家和軍隊正常化。

  中國在釣魚島海域及其周邊逐漸增多和“越界”的巡航行動,證實新一屆領導層在對外戰略上,正經歷鄧小平以來最為大膽和微妙的調整,由此顯示執政黨試圖將民族主義,從民眾狂熱逐漸升至國家意志層面,向國民展示對外強硬和維護國家利益的形象,並以此作為新突破口,尋找新的執政資源和合法性基礎。

  中日新一屆政府的動向值得密切關注,如果兩者在各自的需求和國內民粹主義推動下,一味地升高衝突態勢,將使釣魚島爭端更為錯綜複雜,中日或將在此海域開打一場自二戰結束以來,最意味深長的局部戰爭。

  客觀而言,中日兩國都有將釣魚島爭端付諸戰爭的內在動機。從中國方面來說,已經多年未開戰,軍刀都生銹了,且中國面臨越來越多的危機因素,因此如果有一場外部衝突,不僅可以提振士氣民心,而且可以舒緩某些即將來臨的緊張局勢。從日本來說,除了上面已經說到的理由外,日本自衛隊以及戰後政治體制,如果能經由一場戰爭來洗禮,將會達到“浴後重生”的奇效。但戰爭無論規模多大,真正受害的無疑還是老百姓。

  如要避免戰爭,必須借助美國的力量。中美兩國在此區域形成戰略共識並結成戰略協作關係,對未來該海域是否發生戰爭至關重要。首先在於,中日在此開戰,將打破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在亞洲的戰略安排,使東亞失去戰略平衡,並形成新的區域政治生態,乃至威脅美國在該區域的戰略利益;其次,中日新戰爭後,勢必會在區域至少產生一個“脫繮”的“野馬”,游離於現行國際體系的邊緣,美國為此要付出更多的戰略資源,去應對這樣的局面。因此,主觀上,美國絕不願意看到這一幕,也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以某種方式介入。

  在另一方面,如果中國方面決定動武,也將造成莫測結果:中國的亞洲近鄰對中國崛起後,如何實施外交政策的疑慮將會增強,促成針對中國的更為廣泛的統一戰線,同時國內體制改革或將因此延宕,已經開始的積極因素也可能會收縮,中國發展道路將遭受重要挫折。

  作者是中國獨立政治評論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