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太陽節:一段屬於金氏家族的政治神話

http://www.CRNTT.com   2013-04-16 10:55:44  


 
  太陽節表面紀念金日成的誕生,實則製造一種政治神話,將金日成及其家族神聖化,唯有如此,國家才有靈魂。國家不僅是領土、人口構成的“實體”,還是一系列的表演,現代國家之所以有國慶日、建軍節等等節日,就是以此將國家神聖化。在朝鮮的官方宣傳中,金日成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和美帝國主義,將朝鮮帶入一個新時代,因此,金日成就成了朝鮮的靈魂象徵。

  太陽節對朝鮮而言,不僅僅一個節日,而是一項政治任務,從4月初開始就要進入準備階段,全國人民都要動員起來清除冬天的痕跡,清掃街道、粉刷墻壁,迎接太陽節的到來。這是一項政治任務,如果不能完成那就只能倒黴了,不但人要以飽滿的精神面對太陽節,植物也要改變“作息時間”,“金日成花”是印尼送給金日成的一種產自熱帶的蘭花,為了慶祝金日成的生日,這些蘭花也要在4月15日開放!“金日成花溫室”就需要不斷“調教”這些花以向領袖獻禮。太陽節的“節日景氣”甚至拉動了丹東的花市,每年朝鮮要花費數億美元採購物資慶祝節日,對於這個經濟封閉的國家而言,節日經濟或許是最具有全球化色彩的了。

  節日不僅需要硬件的支持,還需要一種氛圍。男人要理髮,女人要穿裙,更重要的是,朝鮮成年人需要在心口佩戴領袖的象章,稽查隊檢查是否佩戴整齊,不能達標也是要犯政治錯誤的。平壤居民有義務去參觀萬景台故居,無論老幼都是如此,“人山人海”重溫金日成及其祖父母的偉大事跡便成了朝鮮人的政治必修課,在參觀過程中還要喊口號。這些政治神話年複一年的灌輸之後,就變成了朝鮮人的潛意識,這就可以理解金正日死後朝鮮人民悲天蹌地的痛哭了。參觀萬景台是義務,而去錦綉宮瞻仰金日成的遺體則是一種榮幸,只有先進的分子才有資格享受這一殊榮,除了“正式參觀”的資格之外,還有“候補”,防止人員空缺造成“隊伍不整”。

  除了參觀遺體這樣嚴肅的政治任務之外,還有歌舞表演,歌曲當然都是歌頌領袖了,著名的“阿裡郎”也是為太陽節而準備,近10萬人的大型表演,這在市場經濟時代的世界也是一個奇跡了,除了朝鮮之外,世界上還有哪個政府能夠為一個人的生日擺如此陣勢呢?在太陽節的日子裡,每個人的言行舉止之間都是對金日成及其家族的忠誠,經年累月的“規訓”之後,忠於金日成及其子孫也就成了政治習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