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面臨亞太經貿與戰略格局大洗牌歷史關口

http://www.CRNTT.com   2013-04-26 08:19:45  


 
  30年後的今天,資本主義世界的兩大經濟強國發現,昔日連日本經濟規模四分之一都不到的中國,竟然在全球經濟競爭與產業變遷中,將經濟規模做大到驚人的8萬億美元,外貿進出口貿易額從1982年的416億美元攀升到2012年的38667.6億美元,其中出口額高達20498.3億美元。而美國和日本當年的出口額分別為16120億美元和7929億美元。中國的出口額已相當於當年美日總和的80%,經濟規模約占當年美日總和的40%。而且中國做大經濟規模的空間還在不斷擴大,貿易實力也在不斷增強,預計今年就可能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另一方面,中國還結合不斷增強的貿易實力,通過雙邊貨幣互換,在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構築中國的全球化貿易體系。換言之,在美日看來,一旦中國完成由製造業大國和出口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與資本和貿易強國的轉變,中國就將在全球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份額,這對美日來說,絕對是核心利益的切割。

  文章指出,從國家與國家集團之間的戰略競爭來看,無論是談判進程明顯加快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還是“安倍經濟學”催生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既是握有機制化霸權的美國為了延長美元紅利期的戰略安排,還是在實體經濟領域漸漸被中國拋在身後的日本,有意配合美國構築對華貿易與金融包圍圈的組合動作。而從奧巴馬政府的重返亞太戰略,推動製造業回流,發動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及經濟戰略意義更明顯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等一系列政經動作來看,無一不在通過多維手段恢復美國的經濟競爭力,在拉抬日本經濟的同時遏制中國,以達到撇開現有國際組織重構全球化經濟與競爭體系的目的。

  文章強調,時不我待,在亞太經濟與貿易戰略競爭格局面臨大洗牌的歷史關口,我們唯有一心一意鍛造經濟競爭力,才能獲得戰略博弈主動權。應當鏡鑒日本當年被美國戰略打壓後失去超一流競爭力的教訓,緊握金融主導權,前瞻性地分析全球貿易分工與產業競爭的未來生態,強化製造業的競爭力,確立並鞏固出口產品的高增值和高技術發展導向,全力提升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同時,盡力以雙邊和多邊貿易為基礎,爭取在金磚機制、G20和WTO框架內,積極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秩序中的話語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