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WTO效應遞減看TPP

http://www.CRNTT.com   2013-06-07 08:13:19  


 
  繞開中國加重困難

  問:事實上,對一些談判方來說,TPP最重要的吸引力可能恰恰在於能夠將中國這個目前全球最大的出口國排斥在外。有人甚至認為,正是中國因素促使美國決定開啟TTIP和TPP談判,因為它們的戰略目標都是為了設置更高的監管標準,遏制中國的崛起。對此您怎麼看?

  薛榮久:世界自貿區發展的歷史表明,經濟結合力占據主導地位,而社會制度差異降到次要地位。美國出於戰略考慮,把中國排除在TPP之外,將使TPP發展難上加難。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的中國,無論是在全球還是亞太地區的經貿影響力和作用都在加大。TPP諸多成員與中國的貿易呈快速發展趨勢,如東盟國家和中國的貿易發展速度既快於世界,也快於幾乎所有的貿易夥伴。2005~2011年中國對外貿易年均增長率與印度為25.7%,與東盟為18.6%,與世界是17%。而同期,韓國、日本和美國都低於這個速度。此外在亞洲生產鏈地位中,中國高於美國。

  衡量自貿區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是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如自貿區成立後,貿易創造大於貿易轉移則為成功,反之,則為不成功。原TPP9國(指澳大利亞、文萊、智利、馬來西亞、新西蘭、秘魯、新加坡、越南和美國)帶來的貿易創造為34%,貿易轉移為27%,如果TPP9國加上中國,出現的貿易創造將達到101%,貿易轉移為84%。

  如果在美國主導下的TPP不求真務實,按照既定的目標走下去,TPP將會面臨兩大風險。首先是縮水降格。在各種困難和糾結壓力下,為擺脫困境,絕大部份議題降低要求,整個TPP談判達不到引領本世紀自貿區的高質量標準,最終達成類似於上世紀已有的自貿區協定。

  而這種風險已經出現。2013年2月份,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日本將參加TPP談判的聯合聲明中,鑒於日本國內農業等部門的強烈反對,聯合聲明承認“兩國都有雙邊貿易敏感問題,”因此“不必要在加入TPP談判時作出單邊取消關稅的預先承諾”。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中途而廢。由於TPP內新老議題混合,成員經濟發展程度懸殊,權利和義務難以平衡,受制於“高質量”的要求,談判陷入泥潭,最終“胎死腹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