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形式到內容都向“WTO” 範式靠攏?

http://www.CRNTT.com   2013-06-23 10:12:55  


 
  對此,或許大陸會悄悄“放水”。實際上,孫亞夫在“北京會談”中所說的“在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上,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情況下,兩岸交往中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是可以討論的。”就似是放出了在某種程度上接納“互不否定治權”的試探氣球。

  但過於強調“對等”,在服務貿易以至是其他領域內,台灣可能會較為吃虧。實際上,大陸地區幅員廣大,人口眾多,超過台灣地區的五十倍。而且,大陸地區的消費由於起步較低,市場仍然未能完全飽和,加上居民逐漸收入提高,就像海綿那樣,來多少就能吸收多少;相反,台灣地區的消費市場已基本飽和,難以再容納更多的供應量。倘是“一比一”的“對等”,就未必對台灣有利。實際上,台灣就有若干行業,如美容業、出版業等,都感受到了威脅,因而表達懮慮甚至向民進黨“求救”。也正因為如此,在這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並不尋求完全“對等”,大陸仍對台灣有所“讓利”。只要“陸委會”、“經濟部”、“交通部”等直接相關的行政部門能夠主動宣導解釋,是可以使人們放心的。

  其實,總體來說,正因為大陸地區是一個廣闊的市場,才顯得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有利,可以為消費飽和的台灣市場尋求新的出路。尤其是那些以連鎖店形式經營的“台式服務”行業,可能將其連鎖店開到大陸去。由於兩地技術不同,必會對大陸高階消費人群產生較高的吸引力。民進黨的杯葛行為,只能是失盡人心。

  作者:富權 來源:澳門新華澳報 2013年6月2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