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綠營應尋找與大陸對話交集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7-02 09:31:35  


蘇貞昌在美聲稱,“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民進黨也絕不願意被鎖在‘一個中國’的架構中”。 中評社
  中評社北京7月2日訊/香港資深評論員朱穗怡今天撰文〈綠營應尋找與大陸對話交集點〉指出,民進黨倘若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老框框內,必會被主流民意拋棄;奉行“台獨”路線的民進黨連輸兩次大選,就是最好的證明。

  由台灣維新基金會和大陸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合辦的“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已於日前圓滿閉幕。雖然“曲終人散”,但“餘音繞樑”,兩岸輿論對於這次史無前例的“民共二軌對話”給予肯定和好評:台灣《中國時報》稱謝長廷“這趟摸石過河之旅,隱約開出一條民共交流的新模式”,《聯合報》稱讚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見維新基金會董事長謝長廷是“紅綠對話”重要里程碑;香港中評社的社論指出,研討會“不但具有重要學術意義,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涵”,為民共對話進一步打開窗口、鋪設道路。在謝長廷赴港前,島內亦有民調顯示,超過6成人支持謝長廷登陸交流。可見,謝長廷此行符合台灣主流民意,也獲得輿論的掌聲。

  根據現場的觀察,與會的民進黨立委和親綠學者雖與大陸學者在一些觀點上存有分歧和差異,但雙方有火花而無火氣,有交鋒而無交惡。正如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所說,面對差異、了解差異、解決差異,是一種務實的態度;雙方不能永遠站在差異的兩邊,老死不相往來;更不能利用差異製造誤解,甚至挑起對抗,反而應縮小差異,逐步消弭差異,以期破除誤解,直至結束對抗。這番話既是講給現場與會的民進黨人士聽,也是講給在台灣的民進黨人士聽。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也在研討會中表示,如果民進黨能夠接受謝長廷很多提議和主張,民進黨和大陸的關係也會有新進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