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孫樂濤:我們緣何誤讀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13-07-04 09:50:40  


  中評社北京7月4日訊/時代周報今天登載青年學者孫樂濤的文章《我們緣何誤讀香港》,文章說,這段時間,《三聯生活周刊》王小峰的一篇關於beyond樂隊的文章(詳見鏈接)引起巨大爭議。這些爭議,一開始就超出了對beyond本身的評價問題,而擴展到對整個香港文化的評價,以及內地文化與香港文化如何對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內涵之豐富,幾乎可以折射出中國近200年來社會變遷的所有重大命題:民族主義,商業與普世價值,知識分子與啟蒙,天朝意識與現代國家,精英文化與市民文化,等等。這些困擾中國人一個多世紀的問題,至今不能得到很好的清理,沒有一個基於現代觀念的廣泛共識。這是內地文化與香港文化之間產生爭議乃至衝突的重要原因,也是香港回歸16年之後,我們仍對香港感到陌生、不解的重要原因。全文如下:  

  這段時間,《三聯生活周刊》王小峰的一篇關於beyond樂隊的文章引起巨大爭議。這些爭議,一開始就超出了對beyond本身的評價問題,而擴展到對整個香港文化的評價,以及內地文化與香港文化如何對視的問題。

  這些問題,內涵之豐富,幾乎可以折射出中國近200年來社會變遷的所有重大命題:民族主義,商業與普世價值,知識分子與啟蒙,天朝意識與現代國家,精英文化與市民文化,等等。這些困擾中國人一個多世紀的問題,至今不能得到很好的清理,沒有一個基於現代觀念的廣泛共識。這是內地文化與香港文化之間產生爭議乃至衝突的重要原因,也是香港回歸16年之後,我們仍對香港感到陌生、不解的重要原因。

  晚清、民國時期,香港及上海英租界被強加了一套以英國法為藍本的現代法治體系。由司法獨立帶來的人身與財產權保障、言論與行動自由、社會公正、守法觀念、安全感,極大地改變了原有的社會生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改變了文化。比如,在英租界建立不久,就出現了這樣令國人驚異的情況:“西人控華人,須請泰西律師以為質證,即華人控西人,亦必請泰西律師”。一些學者就認為,中國法制現代化的起點就在上海英租界。

  香港所移植的英國司法體系經過一百多年的持續發展,早已落地生根,枝繁葉茂。有健全的法治,有自由,社會公正,加上自由經濟帶來的繁榮,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對人的精神氣質、對文化的改變是巨大的。這恰恰與隔岸數十年的大批鬥、人整人、饑餓、政治掛帥相對照,也與近些年嚴重的公正問題、腐敗問題、普遍性的道德失範相對照。完全不同的生存狀況必然會造成雙方在文化心理上的巨大鴻溝。1949年之後,長期的地理隔離及意識形態教育造成的心理隔離,使這道鴻溝變得一時難以逾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