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尹永寬:中國對朝鮮政策的改變

http://www.CRNTT.com   2013-07-11 12:03:28  


 
  進入21世紀後,中國提升了自己的角色。朝鮮的鈾濃縮計劃於2002年底觸發另一次危機時,小布什總統希望更有系統地動員中國的影響力。但中國領導人卻躑躅不前,小心翼翼地局限自己的角色。儘管中國領導人通過主辦六方會談來表現出更積極的態度,但仍把自己視為美國和朝鮮之間的調解人,而不是安全利益受朝鮮半島局勢嚴重影響的當事方。

  朝鮮於2009年進行第二次核試驗後,中國官員馬上檢討了中國的對朝政策,決定將核問題與全面雙邊關係分開。因此,前總理溫家寶於2009年10月訪問平壤時,承諾給予朝鮮慷慨的經濟援助。中國領導人或許相信讓朝鮮採取中國的經濟開放模式,能為去核化創造更好的政治環境。

  這一政策的一個結果是朝鮮經濟更加依賴中國了。但大問題是朝鮮領導人顯然將中國的這一政策解讀為不願意就核問題向平壤施壓的信號。事實上,朝鮮的行為變得更具挑釁性,包括在2010年擊沉韓國天安號巡洋艦及炮擊延坪島。

  今年春天朝鮮又一次挑釁後,習近平似乎已忍無可忍。於是,中國的朝鮮政策邁入了新階段。

  習近平對朝鮮核野心的批評變得不尋常地公開和尖銳。中國領導人或許仍把朝鮮視為戰略緩衝國,但中國作為國際大國的地位促使它以新視角看待朝鮮。據報道,前國務委員唐家璇最近甚至表示,如今對中國來說,朝鮮半島的去核化比朝鮮半島的穩定更加重要。

  這一立場應該有利於中國的全球戰略——戰略的前提是習近平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渴望(可能是為了凸顯其不稱霸的原則,中國政府喜歡用“大國”而不是“強國”)。事實上,在中美存在分歧的諸多未解決問題中,朝鮮核計劃是最有可能妨礙雙方互信的問題之一。

  如果美國和中國欲避免讓朝鮮導致它們衝突,它們或許有4-5年時間尋求一個聯合戰略——即朝鮮取得把小型核彈頭裝上遠程導彈技術所需要的時間。

  朝鮮一旦接近掌握這一技術,美國將不得不強化它在西太平洋——接近中國的地區——的導彈防禦來對抗朝鮮的威脅。這免不了將加劇中美緊張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