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八駿:反對派欲引港進“死胡同”

http://www.CRNTT.com   2013-07-12 09:40:22  


 
  其次,香港“拒中抗共”政治勢力與愛國愛港陣營之間的對立和鬥爭,是若干西方國家與中國在全球和區域展開政治博弈的一部分或一個縮影。凡了解香港政治歷史者都知道或者無法不承認,香港特殊歷史條件決定了至今沒有也不可能有獨立的政治運動,無論“拒中抗共”政治勢力如何偽裝或洗刷,其後台老闆是公開的秘密。所以,即使將香港政治概括為“中港矛盾”也不準確。

  第三但決非次要的是,即使至今若干西方國家在香港經濟政治社會各領域擁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和影響,相當一部分香港居民依舊留戀港英時代。但是,不是也不可能是所有香港居民都支持反對派。2012年第五屆立法會選舉與2008年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相比,同期,不同界別區議會選舉相比,都顯示愛國愛港陣營與“拒中抗共”政治勢力之間的對比,在向有利於前者的方向演變。所以,簡單地稱“中港矛盾”,即使就反映香港與內地、特區與中央關係而論,也是不準確不全面的。

  立論的基本前提經不起推敲,接下來的分析和闡述很難站住腳。

  《10年回望》稱:“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並不是因為《基本法》的條文框架,而是建基於大陸的制度將會愈來愈像香港的一套的假設上。”“10年以來,港人對由特區主導的兩制融合的可能性不再抱有幻想。”

  反對派欲引港進“死胡同”

  既然承認以為內地會融入香港的制度是“假設”,那就應當回到“一國兩制”活生生的現實中來。現實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香港經濟無可阻擋也不可逆轉地融入國家主體經濟,這是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都未曾也不可能預料的,是生活本身的邏輯超越思想的邏輯,不可能不體現於“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演變中。

  今天,香港與內地關係已然表現為兩地政治關係與兩地經濟關係嚴重脫節,與此相適應,香港本地的經濟轉型和發展,也與本地的政治轉變和社會演進嚴重脫節。“拒中抗共”勢力不惜發動“佔領中環”運動,與中央“決一死戰”,是因為他們欲擺脫卻擺脫不了香港經濟對國家的依賴,惟有竭力推動香港照搬西方政治模式、與若干西方國家政治相捆綁。

  然而,支持或認同“拒中抗共”勢力如此作為的普通市民包括一部分學者,冷靜思考後明白,香港已然在法理上回歸祖國,中央對特區擁有國家憲法和特區基本法所賦予的憲制權責,香港經濟不可能不依賴國家。因此,“拒中抗共”勢力的圖謀是引領香港與國家關係走進“死胡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