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朝鮮爛尾的不僅是高樓

http://www.CRNTT.com   2013-07-23 08:35:54  


萬壽台創造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工廠。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訊/“有‘脫北者’稱,為了活下去,將房子換了30公斤大米,到底是房子便宜還是大米太貴呢?如此經濟條件下,即便有了摩天大樓,又有誰有錢去裝修呢?”搜狐評論日前登載孫興傑的文章《朝鮮爛尾的不僅是高樓》:

  近日有報道稱,朝鮮2009年啟動的十萬住宅計劃已經全面停工,給人民擘畫的美好住宅成為爛尾工程,4年前響應勞動黨號召拆遷的居民依然要繼續寄人籬下。

  當年金正日的政績工程“爛”在了金正恩手中,最失望的莫過於十萬住宅計劃的未來住戶們,同時受傷的還有勞動黨的可信度以及朝鮮的國民經濟。

  2010年10月,朝鮮《勞動新聞》還在報道,金正恩陪同金正日視察平壤市內街道,金正日要求十萬住宅計劃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這一工程本是金正日獻給金日成百年誕辰並開啟“強盛大國之路”的政績工程,遺憾的是,2011年底金正日去世。

  金正恩上台之後,朝鮮的主要精力用於核武開發,又值金日成百年誕辰,大量的資金用於紀念活動。十萬住宅計劃在開工之後便面臨著建材、電力短缺,進展緩慢。最終,金正恩放棄了這一工程,而是從其他方面尋找新的突破口改善人民生活,比如建造公園、娛樂、體育等設施,這些看得見的工程,要比繼續前任的十萬住宅計劃更給金正恩長臉。

  不過,金正恩停止這一工程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即便工程不變成爛尾樓,也不一定能夠改善人民生活。朝鮮的城市化是一個政治動員的過程,十萬住宅計劃首先是政績工程,其次才是民生工程。住宅建設並不僅僅是建造高樓,而是居民生活系統的全面升級,建造大樓只是最基本的一小步,還需要裝修、煤氣、電力、供暖、排水等配套設施,若沒有這些,那大樓不過是鋼筋水泥的怪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