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安倍政府錯誤的歷史理解必將激化東亞對抗

http://www.CRNTT.com   2013-08-22 09:52:54  


安倍和其自民黨主要高層官員具有強烈的右翼色彩已不是什麼秘密。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登载朱鋒文章《安倍政府錯誤的歷史理解必將激化東亞對抗》指出,日本老是抱怨中國和韓國揪住日本歷史問題不放。但恰恰是今天日本錯誤的歷史問題認識,愈演愈烈的歷史修正主義言行,讓中韓兩國、乃至國際社會都無法接受和容忍。安倍政府和日本右翼如果繼續為軍國主義的皇軍招魂,想要通過“哀悼日本歷史英烈”來重塑日本今後的國家主義意識,這樣的日本,將是亞洲政治重大的麻煩製造者。

  每年的8月15日是1945年日本帝國宣布投降的戰敗日,也是亞洲各國反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抗戰勝利紀念日。從1945年以來,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瘋狂、殘忍的侵略擴張,維護世界和平、自由與正義,一直是亞洲保持穩定、合作與繁榮的重要歷史遺產。

  銘記這場戰爭的是否成敗,將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罪行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不僅是告慰日本侵略受害者的最好方式,也是今天東亞繼續維護和平、自由與開放秩序的重要基礎。然而,隨著日本對歷史問題越發模糊和越來越具有修正主義傾向的認識的抬頭,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歷史遺產正在前所未有地受到動搖。一個在政治上已經赤裸裸地公開散布修正主義觀念的日本,究竟將會把東亞政治帶向何方,面對和思考該問題已經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烈。

  日本現任首相安倍和其自民黨的主要高層官員都具有強烈的右翼色彩,這不是什麼秘密。但第二任期的安倍內閣開始以政府名義有步驟、有計劃地推動日本將修正史觀落實為具體的政治行動,並竭力將篡改對日本侵略行為的國際認識作為政府政策,這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2012年12月26日上台之後,安倍接二連三地在歷史問題上“發難”,先是否認現代史上軍國主義的日本是否“侵略”,聲稱聯合國迄今對“侵略”沒有清晰“定義”;又拒絕承認日軍設立“慰安婦”制度的強制性。安倍還率眾在天皇面前高喊“萬歲”,甚至在自民黨內討論欲取消在歷史問題和慰安婦問題上前日本政府所發表的“村山談話”和“河野談話”。美國加州小鎮竪立慰安婦雕像,日本駐美外交人員進行交涉和抗議。《讀賣新聞》甚至不顧美國公布的戰後美軍發現的日本侵略時代的檔案文件,用社論質疑國際社會將“慰安婦”稱之為日軍強迫的“性奴”這一用詞。更不用說大阪市長橋下徹和副首相麻生的極端說辭,安倍政府為侵略戰爭屢屢“鳴冤叫屈”已經成為了政府行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