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如何定位與世界秩序的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10:13:57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 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日前在聯合早報撰文《中國如何定位與世界秩序的關係?》指出,中國能夠確立或者參與確立什麼樣的國際秩序,決定於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儘管中國的經濟崛起了,軍事現代化也在進行,但要在現存國際秩序內學會做一個大國,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詳論如下:
 
  世界需要一個秩序。不管人們主觀上是否需要這樣一個秩序,這個秩序必然會出現,因為各個體之間基於利益之上的互動,會導向這個秩序的出現。在實際層面,不同形式的秩序也是一直存在著的。這個基本判斷是討論中國和世界秩序的前提。對中國來說,問題不在於要不要一個國際秩序,而是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國際秩序?再者,“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國際秩序”對中國來說,也並非僅僅是一個規範問題。不管中國如何強大,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際秩序,並不以中國本身的意志為轉移。更精確地說,中國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一個什麼樣的國際秩序是可能的?簡單地說,中國能夠確立或者參與確立什麼樣的國際秩序,決定於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

  歷史上,中國曾經確立了以自己為中心的“國際”秩序。但傳統上的“國際秩序”並非近現代意義上的,因為中國歷朝歷代所建立的秩序,只不過是中國內部政治秩序向外的一個延伸而已。儘管人們也稱傳統中國為“帝國”,但中華帝國和世界上存在過的其他帝國有本質上的不同。在其他帝國之內,屬於帝國的各個政治實體相對比較獨立,比較自治,只是讓渡了一部分權力給帝國政府。但中華帝國實際上已經接近近代國家形式,其內部的各個部分通過中國特有的制度機制,與政治權力中心整合。這就是為什麼當其他帝國解體的時候,帝國內的各個個體都成為了獨立實體,而唯獨中華帝國沒有。直到今天,中國仍然繼承了清朝的版圖,而清朝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帝國。在中華帝國的歷史上,曾經有幾度淪落為“殖民地”,就是中華帝國被外來民族所統治。在外來民族統治中國期間,中華帝國本身成為外來民族所確立的帝國的一部分。外來力量所確立的帝國,其規模往往遠較中華帝國大得多。但非常有意思的是,這些外來民族最終都接受了中華文化,用中華的統治方式來統治整個帝國。結果,外來力量所建立的帝國,往往成為中華帝國的版圖。歷史地看,中華帝國本身的擴張空間非常有限,現在中國版圖的很大部分,是外來力量擴張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