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丁咚:混合改革配方能否助中共渡過險關?

http://www.CRNTT.com   2013-11-14 10:09:45  


 
  這是執政黨過去、現在和將來推動中國改革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核心邏輯,也是過去一年來新一屆領導層不斷強調蘇聯亡黨亡國教訓,向外界釋放出改革和守舊雙重信息的本質原因。在這一背景和邏輯之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端出了一道改革“大餐”。三中全會的報告還沒出爐,官方學者和媒體就迫不及待地為之貼上“全面的”、“升級版的”、“與時俱進”的“綱領性”改革文件等漂亮詞語,仿佛改革的號角一響,紛紛揚揚的天下即可傳檄而定,中國人民好像不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就對不起它似的。
 
  但正如鄧小平曾說過的,一個國家的命運寄托在一兩個人的威望上是很不正常的。同樣地,將一個國家的命運寄托在一次大會、一個決定,特別是受到人為限制的大會和決定上,也是不正常的。在這次全會上提出的改革方案,能否最後竟其功,則要看以下三個方面:是否全面而認真地反映了歷史和人民的籲求;是否在國家政體、法律和制度層面提出改革的具體目標和步驟;是否就改革的落實提出具體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和剛性措施。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方案,仍然受制於中共推動改革的內在邏輯。圍繞維持長期執政的核心目標,中共就須要建立更穩定持久的合法性基礎和民意支持;須要自身過得硬,保持良好形象和內部團結,避免在內部權爭和外部反對中瓦解;須要保持在國家中處於核心政治地位,防止出現足以撼動其地位的獨立的政治勢力、意識形態,或者國家強力機構的離心與背叛。
 
  為達成核心目標下的三個次級目標,就須要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防範中等收入陷阱風險,持續發展經濟,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擴大民眾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水平,切實改善民生和滿足民眾的公民權利訴求;認真實施憲政,實行政體改革,建立分權和制衡體制,全面杜絕腐敗現象,保證廉潔執政,樹立風清氣正的外部形象,同時建立制度化、科學化的內部權力分配格局,維持黨的等級秩序,並嚴格規範黨權和政權,制約黨權的超級地位;繼續維護黨對國家、社會、人民的一元化領導,限制民眾參與政治、自由選擇政府的權利,有限地開放社會,遏制多元化思潮尤其是自由派崛起,在國家發展和民眾籲求錯位中,強力阻止社會衝突。

  由上分析可知,這些舉措是相互矛盾,甚至對立,因此是不可能同時並存的。
 
  正因如此,才需要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基礎上,按照中共推動改革的自身邏輯,而不是遵循中國發展的內在規律和中國改革的必然邏輯,強化頂層設計,以確保黨長期保持對中國的“絕對控股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