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NAFTA到TPP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10:10:28  


 
TPP: 機會與挑戰兼具

  近年來美國積極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正是顯例。席爾斯女士在前述文章中指出:“當美國政府評估貿易協定時不僅要基於國家的利益,更須考量區域性的利益。有鑒於此,應該要鼓勵加拿大和墨西哥參加‘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

  然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自2008年起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雖超過50%,卻於2013年發生了逆轉。背後三大原因之一就“是貿易保護主義和區域主義,區域主義代替全球化的趨勢在加劇,始作俑者是發達經濟體……比如說TPP、TTIP,按照這個目標來說要到2015年完成談判進程,這就將全世界貿易的標準上了一個大台階。作為後發國家、作為新興經濟體,在這個方面並不占優勢,因此將會在世界市場開拓方面被邊緣化,至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儘管如此,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認為如果從世界視角評價2013年的中國,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大陸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對外貿易體,從而結束了長期以來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對外貿易體的歷史。”然因貿易的開放不僅會增加財貨、勞務之交流,附帶地也增加思想、觀念的相互激盪或管理技術的逐步改進,北京未來勢將面對貿易增加帶來的政治影響:民主。

  以墨西哥為例,自90年代起影響該國民主化主要的機制即在加入NAFTA,因為該協定“是第一個明文納進特定人權條款的區域貿易協定,……將勞工人權及環境標準列為附屬條款,並開始努力讓勞動人權成為爭端解決的共同目標,但須先與簽約國進行對話與協調。”1997年墨西哥期中選舉結果連續執政68年的革命制度黨(PRI)慘敗,《泰晤士報》認為如果沒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選舉結果是不可能發生的。2000年PRI遭政黨輪替。

  對美國而言,NAFTA的兩個夥伴加拿大與墨西哥雖已加入TPP談判,但未來恐需以更新NAFTA的內容為回報。對中國而言,拒絕TPP可能遭邊緣化,但加入則可能加速民主化的步調,誠可謂機會與挑戰兼具。

  作者:向駿 台灣致理技術學院拉丁美洲經貿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來源:聯合早報2014年01月08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