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趙靈敏:安倍對中國外交的考驗

http://www.CRNTT.com   2014-01-25 09:29:40  


 
中國軟硬實力對日本不具優勢

  首先,安倍的所作所為有相當的民意支持率,其背後並不是中方一廂情願的“一小撮”右翼。自小泉下台以來,日本政壇出現了“七年七相”的亂局,首相走馬燈似地換,無領導力的日本成了國際笑話,也讓日本民眾厭煩不已。安倍上台以來,無論是在開動印鈔機的經濟問題上,還是在釣魚島這樣的外交問題上,其果斷作風讓日本民眾耳目一新,所產生的效用和普京上台一掃葉利欽時代頽勢的情形有異曲同工之處。目前,雖然經歷了強推《保密法》後的挫折和參拜靖國神社的外交糾紛,安倍的支持率不降反升。據日本《讀賣新聞》於1月10日至12日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達62%,比上次的55%上升了7個百分點。

  而日本內閣2013年11月發布的輿論調查顯示,80.7%受訪者對中國沒有親近感,創下自1978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新高。由於當下自民黨在日本參眾兩院都占多數,未來三年又沒有大的選舉,安倍很有可能一鼓作氣,向修憲和普通國家的方向一路狂奔。可以預見的是,日本將根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推行自己的政策,而不會把中日關係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中國必須面對現實,拿出切實的應對之策,僅有口頭譴責沒什麼用。

  其次,中國的軟硬實力並沒有對日本形成明顯優勢,這是安倍可能並沒有真的把中國的強烈反應放在眼裡的重要原因。自2010年中國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日本以來,再加上此前中國媒體對日本“失去10年”的渲染,“日本已經不足道”的看法近年來一直在中國甚囂塵上。一些人被中國經濟迅猛發展而日本陷於停滯的表象所迷惑,認為日本已經日薄西山。北京曾盛傳著一個笑話,說將來全球只要有三個經濟學家就夠了,一個懂美國經濟,一個懂歐洲經濟,還有一個懂中國經濟的。至於日本,回答是輕蔑的一笑:“哈哈,日本可以不用管它了!”

  但正如現任牛津大學名譽校長彭定康最近在評論一本關於日本的新書時指出的,“自2002年以來,日本的人均收入每年增長0.9%,高於美國和英國;即便在經濟衰退最嚴重的年份,失業率也從未高於5.5%,2012年底的失業率為4.1%;社會凝聚力依然強大;通過巨額海外投資,日本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面向全球。日本目前仍然以相當大的優勢,保持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從平均水平講,日本公民的富裕程度是中國公民的8倍”,日本並不如人們想象中的那麼不堪。

  而從軟實力來看,就以言論自由為例,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能在安倍參拜後在日本《每日新聞》上發文駁斥,反過來,日本駐中國大使能在《人民日報》或中國國內任何一份報刊上發文批評中國嗎?至少目前還看不到這種可能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