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脆弱五國”倒逼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http://www.CRNTT.com   2014-02-17 08:52:35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訊/2014年本是全球值得期待的一年。然而,在發達市場呈現出復甦趨勢之時,新興市場卻彌漫著令人不安的氣氛。巴西、南非、印度、土耳其和印尼淪為“脆弱五國”。這主要體現在:資本外逃、增長放緩、市場唱空……“脆弱”性還在蔓延。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張敬偉文章稱,作為“脆弱”集團的成員,印度央行行長認為這是發達國家自私的經濟政策所致。的確,脆弱諸國的資本外逃、匯率貶值,基本拜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縮水所賜。據世界銀行警告,美聯儲縮減QE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流入暴跌80%。但經濟全球化的邏輯就是這樣,經濟強國是市場主角,其經濟政策的調整,自然會引發全球經濟的連鎖反應,增強抗風險能力,是新興市場國家亟須正視的問題。

  由於“脆弱五國”的寒蟬效應,“中國不行了”也變成輿論場喋喋不休的主旋。加入這個“聲音”的除了一些政客和輿論,還多了一些理性客觀的經濟學者和機構。

  文章分析,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尚好—“脆弱五國”資本外流、匯率貶值;中國則熱錢流入、人民幣升值。此外,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經濟增幅可預見的大幅下滑不同,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軌道。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顯然不像其他新興經濟體那麼“脆弱”。但是,未雨綢繆和防範風險很有必要,即中國經濟必須轉型升級。

  首先是金融體系的轉型。中國實行緊盯美元的匯率制度,而且尚未開放資本項目。這種看似保險的金融政策,使中國金融體系處於相對安全的圍城中,但也面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據美國《財富》雜誌統計,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達35%。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效應包括:熱錢套利,輸入性通脹和房市泡沫……去年中國一線樓市(如北京、上海)年底漲幅高達20%就有熱錢之惑。熱錢既能滾滾而來,就可匆匆而去,因而中國市場頭頂時刻懸著一把達摩克斯之劍。

  此外,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企業競爭力降低,出口動力衰減,影響到宏觀經濟的永續增長。人民幣升值“變貴”更多是在其他市場,這使得中國人的“消費”更多是海外消費,內需市場並未根本好轉。馬年春節中國遊客在海外市場依然不吝花錢,但國內零售業卻呈現出連續性的凋零之勢。這種消費內冷外熱的尷尬,還是源於人民幣的升值邏輯。

  利率市場化改革不均衡,導致影子銀行的規模越來越大,並且產生銀行間不斷高利率拆借的流動性緊張。一項價值5億美元的信托產品違約案,也提醒監管者關注更多的理財產品的金融和道德風險。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