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正恩離變乖還很遠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11:19:33  


 
  中國副外長劉振民也在2月17日對朝鮮展開訪問,這也是最近一段時間來,中朝官方首次恢復交流,更值得關注的是,劉振民結束對朝鮮訪問之後便到了韓國,此舉被認為是中國在朝鮮半島的穿梭外交。從種種事態來看,朝鮮半島局勢正在向好發展,也許現在正處於一個解凍時期。

  朝鮮半島局勢的根結在於朝鮮擁核,更嚴重的是金正恩在過去一年中不斷揮舞著核大棒,已經讓大國對其徹底失去了信心。回顧金正恩上台執政兩年的歷程可以看出,金正恩一開始決意發展核武器,因此放衛星、搞核爆,使朝鮮半島局勢一度失控;在事實擁核之後,金正恩試圖以此挾持國際社會以獲得更大的籌碼,但事與願違,這種敲詐策略並沒有奏效,反倒使中美兩大國取得了更多的共識。

  中國新一屆政府適時調整了對朝政策,不再容忍朝鮮的訛詐,貫徹聯合國對朝鮮的制裁措施,對朝鮮禁運,兩國新領導層並沒有見面,官方溝通一度陷入停滯狀態。朝鮮在國際社會的孤立狀態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正恩雖然自稱有了核武器,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買賬,繼任最高領導人之後還沒有出過國門,除了蒙古總統之外也沒有哪國的元首訪朝,而美國前籃球明星羅德曼倒是一年之內四訪朝鮮,但也沒給金正恩帶來太多的正面資產,這位虛榮心極強的籃球明星反倒是披露了金正恩極度奢華的個人生活。

  雖然朝鮮是個非常封閉的國家,急需外部資源,除了老百姓生活所需要的糧食,還有最高領導人需要的奢侈品,據聯合國報告顯示,金正恩每年用於奢侈品的花銷達到6億美元,是其父金正日的兩倍之多。除了金正恩個人消費之外,他還需要為自己的親信準備更多的禮物,單單依靠榮譽並不能維繫新擢升的精英們的忠心,因此,金正恩對外來奢侈品的需求是剛性的,除非他願意放鬆對朝鮮的控制。

  國際社會“鐵了心”制裁朝鮮,讓金正恩感到了有形與無形的壓力,尤其是2月17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朝鮮人權調查報告,提出對追究朝鮮領導人的國際刑事責任,一旦這建議付諸實施,朝鮮領導人將成為被審判的對象。

  過去兩年中,金正恩玩得太過火了,現在後果正在慢慢浮出水面,也許金正恩也慢慢體會到任性妄為的苦果了。信任關係一旦破壞,要恢復起來可就難了,2010年天安艦和延坪島事件讓韓國徹底對朝鮮失去了信任。2013年2月12日的地下核試爆讓中國失去了戰略耐心。

  金正恩確實感到了壓力,僅僅依靠核武器無法穩定政權。最容易邁出的一步還是對韓國,雙方很快恢復了官方對話,並商定了離散家屬會面,半年前金正恩還以此為籌碼威脅韓國。更引人關注的是,金正恩說話的口氣變了,不再恐嚇韓國了,而是要求雙方結束挑釁性的話語,並希望美韓取消軍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