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上海專家:民進黨為何極力封堵兩岸文化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14-03-20 00:16:13  


 
   民進黨為何極力要封堵兩岸文化交流

  時不時有意向外界放話要調整兩岸關係的民進黨,在實際行動上卻是極力封堵兩岸文化交流,這種黑與白的強烈反差,對與錯的全盤顛倒,究竟是為什麼呢?

  筆者認為要從源頭上真正弄清,可以從民進黨特有的政黨文化中尋根究底。何謂政黨文化,它指的是任何一個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政治體系或政治組織,都具有某種特定的核心價值與行為模式,因而呈現出特定的政治行為傾向性。民進黨在兩岸文化交流領域所表現出獨有的政黨文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台獨”思想深入黨內,根深蒂固,不可動搖。民進黨為了擴大選票,增強民意基礎,放話改善兩岸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可淡化“台獨”色彩,但堅持“台灣獨立”卻是其黨內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精神支柱。若缺少了這根精神支柱,民進黨就不成為民進黨了。而明擺的事實是,從事乃至加強任何形式的兩岸文化交流,都有損、衝擊了民進黨的黨魂、“台獨”的神主牌。

  二是民進黨內有人慣以營造“恐陸”氛圍,達到利己目的。民進黨內有部分人確實患有“恐陸症”,這是因為他們太瞭解大陸,太瞭解兩岸文化交流的大趨勢而“恐陸”。他們當然知道今日之大陸已非往日之大陸,也當然知道兩岸文化交流只會讓兩岸互利雙贏。正因為如此,他們害怕這種交流不斷深入發展,會讓他們一貫欺騙選民的謊言被揭穿,會讓他們的選票基礎動搖。這些人完全基於一黨之私、一己之私而故意不斷製造大陸對台“統戰陰謀”、“木馬屠城記”、“吞併台灣”等聳人危言,以用於迷糊、嚇唬對大陸不甚瞭解的民眾,用於操弄、利用對大陸存有偏見的草根階層。

  三是民進黨向來對“文化”有著特殊、過度的敏感性,欲以“台獨文化”圍剿“一中文化”。民進黨初創時期在現實政治生態中毫無立足之地,是借助“文化”領域,才找到了安身之地,繼而充分利用文學文化、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築,想方設法找到各種機會,向現實政治領域逐步擴張、發展,好不容易才形成了今日足以與藍營抗衡的政黨態勢和地盤。早期的“台獨”分子多數是文化人、文學作者。在這些人的手中,政治籌碼缺失,經濟實力有限,之所以能夠在政治舞台上逐步擠兌掉國民黨,除了充分利用國民黨的黑金政治、內部分裂等弊端外,很重要的一條是將“本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不斷炮製“台灣主體性”等話題,搬弄“台灣人要出頭天”等命題,大肆宣揚“台灣之子”、“吾愛台灣”等概念,將“本土文化”一步步引向“台獨文化”。兩岸文化的主題是宣導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一個中國”的文化。“一中文化”與“台獨文化”水火不相容。民進黨從自身黨性立場出發,唯有竭盡全力處處設防,合力圍剿,才能置“一中文化”於“防火牆”之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