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自貿區戰略應以亞洲為首要和重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4-23 08:33:15  


 
  事實上,中日韓自貿區應該是中國亞洲FTA戰略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中日韓自貿區具有巨大的凝聚效應和示範效應,中日韓產業優勢互補成為自由貿易區成立的基矗中日韓三國人口占東亞總人口的74%、世界的22%;經濟總量占東亞的90%、世界的20%;貿易總量占東亞的70%、世界的20%。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占世界GDP總額的比重不斷上升,從2002年的18.02%上升至2012年的21.59%。

  當前看,三國內部貿易僅占總貿易量的21%,投資僅占6%,這與三國的經濟總量規模不相符占世界20%,占亞洲70%多,也遠低於歐盟內部貿易為65%和北美內部貿易為40%多,因此,建立中日韓自貿區所帶來的經濟和貿易溢出將十分巨大。根據模型預測,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在內的中日韓自貿區如若建成,中國的GDP將獲益1.1%至2.9%,日本會獲益0.1%至0.5%,韓國則將獲益2.5%至3.1%。

  中日韓FTA建成也將帶來巨大的產業效益,有利於實現三國產業結構優化,逐步實現區域內產業分工水平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在以產業轉移與承接為內容的國際分工格局中,日本是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同時也是高新技術的主要來源。韓國既是日本資本和高新技術的“吸收器”,又充當了向中國提供部分資金、中等技術和部分中間品供應者的角色。中國則在吸收日韓資金和技術的同時,向它們提供大量的自然資源和初級產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潛在市嘗日本的尖端技術和充足資本、韓國在生產技術和經濟開發方面的經驗等因素的結合,促進了東北亞地區分工模式的形成。三國間商品、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的便利流動與融合,有助於降低東北亞區域內的生產成本,提高三國消費者的整體滿足度和社會福利,提升亞洲價值鏈分工層次和水平,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形成重要補充,並進一步助推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經濟優先,政治滯後”仍可繼續

  文章指出,中日韓FTA雖在經濟和產業界達成普遍共識,但依然受到了政治等因素的阻礙,特別是日本與中國和韓國之間的領土爭端成為推進中日韓FTA的重要羈絆,並一度導致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計劃擱置。不過,展望未來發展趨勢,各國從切實的經濟利益出發,中日韓“經濟優先,政治滯後”的雙邊貿易模式可能仍會繼續,中國應該積極把握談判的主動權和主導權。

  在自貿區戰略選擇上,可以“先易後難,先韓後日”。中韓自貿區談判具有率先完成的可能性。出於對中國貿易的嚴重依賴,韓國在關注TPP的同時,實際更關心中韓自貿區的談判。韓國已明確將中韓自貿區的談判作為最優先的選項。目前中韓自貿區談判已經啟動, 中韓兩國態度較為積極, 中韓談判難度也小於中日、日韓自貿區,更小於中日韓自貿區,最有可能率先完成談判,取得實質性成果。由於日韓兩國的敏感產業以及在投資、服務等領域的訴求比較相似,通過中韓自貿區的談判,有助於探索合理的談判路徑, 積累處理各自敏感產業和敏感產品的經驗和模式, 為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提供借鑒,進而為中日韓自貿區達成鋪平道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