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調整陣痛中盡快適應經濟增長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08:37:54  


 
  文章表示,化解這些難題,並沒有也不可能有特效藥。對此,中國領導層有著清晰的認識。政府對現階段的中國經濟有著“三期叠加”的判斷,指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下,只能從中長期的改革切入,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才能將中國經濟帶出泥潭。

  但要在新的適度增長區間尋找新的平衡點,當下還有不少不確定因素。為使企業盡早適應新形勢,政策有針對性地預調微調很有必要。央行上周發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將穩健貨幣政策從年初“保持定力,精准發力,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調整為“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動作為,適時適度預調微調”,並提到了將“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以及金融創新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工具”。據此,市場認為央行由定向降准轉為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大增。

  從去年開始,新一屆政府多次申明不再推行強刺激政策,“保增長”遂弱化為“穩增長”,政策適度放寬的方向並未改變。今年以來,情況似乎有所不同。但對於市場有關央行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周小川的言辭非常謹慎:對經濟形勢的判斷還是要更準確一些,現在雖有變化,但出結論要慎重,短期數據不一定說明問題。他稱,央行主要是逆周期調整。如果發現周期變化,會著手逆周期調整,絕大多數是微調,這種微調始終都是在做,不管你看沒看見,我們都在做。周小川進一步指出,逆周期微調是符合宏觀審慎的調節方式,主要進行流動性方面的調節,在強度增大的時候才需要典型的貨幣政策數量型、政策型工具,(讓調節力度)邁上一個台階。而從目前的情況下,國務院明確強調宏觀調控要有定力,不會輕易採取所謂大規模刺激政策。

  文章指出,據此不難推斷出下階段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定力,主要進行逆周期微調,而不會出台大規模刺激政策。但值得關注的是,市場對宏觀調控方向的爭議仍在持續。目前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第一是“穩外”還是“活內”。所謂“穩外”,就是穩住外需、穩住外貿進出口;“活內”,則是放活政策,擴大內需。李克強總理目前是中間落墨,一方面力推一系列“活內”政策,包括稍後將推出棚戶住建新政:另一方面也“穩外”,由商務部牽頭的穩定外貿進出口新措施就要報送國務院過堂。第二個是財政政策要不要“積極”起來。這是因貨幣政策已明確不能再寬鬆,流動性還可能進一步收緊,於是各方把眼光放到財政政策上。有部委機構甚至要求在下一步預調微調中,令財政政策積極起來,不僅以財政政策保住經濟下限,還想通過財政政策促使經濟走向上限。這個主張很合地方政府口味,所以各地已經發出了事權、財權重整,給地方以活力的呼籲之聲。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爭議正是結構調整舉步艱難的反映。

  文章強調,中國經濟增長正處於“換擋期”,而要改變慣有的高速增長心態,真正接受中速增長新常態,看來還有個不會太短的適應過程。中國這一輪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具有歷史性意義,因為這意味著,某些產業(如房地產)過去數年經歷的市場繁榮將會一去不返,而逐漸演變為一種利潤常態、增長常態的行業;同時,一些新興的行業也會帶來新的市場機會。難度在於這種轉型是複雜的經濟系統轉型,必然伴隨微觀市場主體的死死生生。那種指望通過宏觀放鬆,不同行業一窩蜂獲得爆發式機會的想法,是完全不現實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