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印能建立茁壯的夥伴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4-06-19 09:55:27  


 
  2005年莫迪高興地得到中國簽證,也顧不得一時難得到中國政府領導接見。就當做“私人訪問” 展開“調研旅行”(study tour),看了一些中國城市,他的三點感觸是:一、經濟外交應該掛帥;二、中國城市規劃成績顯著;三、中國人不說英語吃大虧。

  蘇哈璽尼·海德爾寫道:“在那第一次訪華後,莫迪對中國作了四次正式訪問,2011年還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中國領導人)接見。” 中國有個報道說,有好幾位政治局委員接見過莫迪,那是頗不尋常的。

  6月8日上午,印度外長斯瓦拉傑在外交部新樓接見王毅暢談,一直談到午餐飯桌上。那天正值印度新國會揭幕,剛上任十天的莫迪政權百廢待興,不可能對今後增進中印關係稍動腦筋,只能靜察中方新動態。印度人民黨(BJP)整個黨都是忠於印度教理想,而莫迪也是虔誠的印度教徒,斯瓦拉傑唯一主動的話題就是希望中方能擴大每年夏天組織印度教徒到西藏岡仁波齊(凱拉斯神山)及瑪旁雍錯(“無熱惱池”),讓更多印度人去朝聖。斯瓦拉傑特別感謝中方組織的旅遊費用多年不漲。

  鑒於人民黨與莫迪理想主義濃厚,王毅特別對印度外長及屬下官員談到“中國夢”與“印度夢”交響。莫迪在5月29日和李克強通電話時強調要“對我們兩國人民的長遠好處”來考慮問題,我們不知道王毅是否轉達了習近平和周邊國家建立“命運共同體”的理想。

  今後加強經濟合作是兩位外長對話的中心課題,甚至談到中國向印度投資、中國幫助印度建設工業園、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具體計劃,王毅建議將印度的“東向政策”與中國建設“新絲綢之路”、加快向西開放的新策略結合起來,斯瓦拉傑表示贊成。

  最近新疆頻繁發生伊斯蘭“聖戰”恐怖襲擊,印度深為同情(因為它是這方面的長期受害者)。兩國已經有了雙邊共同反恐機制,今後可能進一步合作。

  我的印度好友、與新加坡學術界來往密切的戰略專家拉伽·莫漢(Raja Mohan)最近撰文分析曼莫漢星政府“無為而治”:一方面中印關係發展保持“冰川速度”(glacial pace),另一方面印度國際地位不斷下滑。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印度的五倍,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指日可待,中國的軍事力量將在亞洲鶴立雞群。

  曼莫漢星口頭歡迎中國投資印度基礎建設,但印度安全情報部門強烈反對,他只得低頭讓步。印度政府在簽證上百般限制、刁難中國商人,不允許中國向印度港口投資,不採用中國高鐵經驗與技術。拉伽·莫漢建議莫迪對華戰略來個180度轉彎:一方面和中國加大經濟合作,另一方面設法不讓中印實力距離繼續拉大。

  從王毅的會談中看出中方繼續推遲解決邊界糾紛的方針,只強調“妥善處理”與“有效管控”以及“確保邊界問題不影響兩國關係發展,共同保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從印度來看,現狀並不理想。印度媒體報道,西段中國邊防軍每周一次象徵性“入侵”印度邊境,呆一小時然後撤退。不知這是什麼策略、達到什麼目的,但決不是“和平與安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