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動真格兒的“禦史”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10:00:40  


 
  比蘇榮更大的“老虎”是中共原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才厚。習近平接任中國最高領導人後,也將巡視制度引入飽受腐敗困擾的解放軍中。徐才厚落馬或許不是中央軍委巡視組的“直接功勞”,但今年3月13日,中央軍委巡視組完成了對徐才厚曾任政委的濟南軍區的巡視,而“著名的腐敗分子”、解放軍總後勤部原副部長谷俊山 中將,當年就是在濟南軍區受到徐才厚的賞識和提拔。3月15日,徐才厚被正式“雙規”。

  巡視制度在中國並不是個新生事物,早在漢代就成為皇帝監督各地官員的一種手段。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正式確立禦史巡按制度。朱棣以省劃分,設立十三道,配備十三道監察禦史110人,再從他們中選派巡按禦史。巡按禦史的職責是代天子出巡,對皇帝負責,“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腐敗逐漸成為中共執政的頭號威脅。在種種努力都不大見效的情況下,中共“古為今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禦史巡按制度冠以“巡視制度”重新祭出,試圖以此懲治和約束歷朝歷代都解決不了的官員腐敗。

  過去一年多來,在習近平和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的強勢推動下,可直接向最高領導人匯報的中央巡視組一改官場上和稀泥的“好人作風”,動真格兒地調查官員違法違紀線索,導致一批地方高官“無征兆”落馬,較好地完成了習近平提出的“查找問題、形成震懾”的巡視任務。

  古老的巡按制度在信息時代突然又煥發出活力,固然反映了習近平等中共領導人的反腐決心和勇氣,其效果也可圈可點。但從根本上看,代中央甚至最高領導人出巡的“巡視反腐”仍然屬於“權力反腐”的範疇。中國要真正遏制腐敗,還必須在制度上、法律上建立健全有效的權力公開運行並接受監督的體系,讓大多數官員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同時,查處腐敗官員的任務,也應該由專業的反貪或司法機構而不是類似“禦史”的巡視組來承擔。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