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何中日經濟高度依存無助於改善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4-09-15 09:39:08  


 
  “經濟依存無用論”的歷史類比辦法把原本非常複雜的國際問題高度地簡單化的結果,可以迅速獲得全球媒體的關注,並且讓即使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理解”,顯得特別有“說服力”。但是危險在於這種看上去博古論今的手法的擴散帶來錯誤認知的無限擴大,最終導致錯誤認知的固化以及自我實現的悲劇預言。“經濟依存無用論”下一步升級為“衝突成熟論”,從中日關係的案例來看主要有兩種版本。
 
  版本之一是中日政冷經熱關係持續,衝突則逐漸成熟。這一版本的“衝突成熟論”隱含的認識前提,是基於對方經濟的成功乃高度依存自身的過度評估之上。在日本可以很容易聽到沒有日本的技術與投資就會出現“中國經濟崩潰”的討論;在中國,近年來隨著經濟實力的迅速提高,離開中國,日本經濟就會走向困境的“日本經濟崩潰論”同樣很流行。然而,問題在於中國在經濟危機中一枝獨秀,以及安倍經濟學的初現效果同中日政治關係並沒有多大的關聯。既然政冷經熱關係持續,那麼衝突就不會受到經濟關係約束而變得可能性更大。
 
  第二種版本是中日關係向政冷經冷方向發展,衝突逐漸成熟。中國的日本車份額進一步減少,當然有前年暴動的後遺症,日本去中國韓國的遊客減少也受到影響。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對中國投資的減少。2013年日本對中國的純投資額比前一年減少了32%。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調查顯示,今後二至三年預定轉移海外據點的企業轉向什麼地方的回答,第一位到目前為止是中國,現在成了泰國和越南,中國成了第三位。
 
理性看待經濟依存對政治關係的影響
 
  中日關係經濟依存無助於阻止政治衝突的認識,看上去似乎對現實有說服力,但這種觀點本身是武斷和具有誤導性的,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看到全球化時代經濟依存對於政治關係影響的非直線式特點。
 
  首先,全球化時代的經濟依存關係不是生存性依賴,而是發展性依存。第一,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僅僅依賴一個國家生存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也就是說任何國家在全球化時代在對外經濟依存上有了選擇,那種絕對式的經濟依存關係已不存在,國對國產生的影響力可以很大但不會是支配性的。第二,中日經濟的韌性都很強,不存在著經濟關係惡化,經濟立即會陷入生存危機的情況。雖然日本國內市場同中國相比較小,但是從世界上來看,日本在人口上並不是小國,而是因為中國人口太大才被誤視為“小國”。作為高收入和人口較多的國家,日本具有相當規模國內市場抵禦外部經濟的衝擊。

  第三,儘管經濟關係惡化不會影響生存,但是會影響各國的經濟發展的潛力和發展。這意味著,這不是一個今天的問題,而是明天的問題。全球化經濟依存的上述特點就決定了不會產生中日關係經濟依存高,政治關係就會自動穩定的結果,而曾經期待這種結果的人,在現實面前就會自然產生沮喪和失望,從而得出不成熟的結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