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安倍黨政改組的政治效果

http://www.CRNTT.com   2014-09-18 09:20:26  


 
核心成員聞風不動
 
  現在回頭來看,安倍政權此次黨政人事調動的過程和結果。
 
  首先,安倍第二次上台執政,堅持了一年又八個月後才第一次進行人事調動,這在習慣於走馬燈般換人,一年換一相的日本政壇,也算是一種變化吧。
 
  但這次內閣改組,18名內閣成員之中,六名核心閣僚一個都不換,雖有12名新人補充了空缺,但卻也不是什麼政壇新鮮人,只能算是安倍乘機補強了其集團的構成,確保了這個志同道合的右翼集團能夠繼續壯大的一個過程。
 
  六名核心成員的留任,說明改造後的內閣,依然是個排除異己的“小圈子”集團,換湯不換藥的“極右政權”。這個以副首相兼財務金融部長麻生太郎、官房長官菅義偉、外務部長岸田文雄、文部科學部長下村博文、經濟再生部長甘利明、國土交通部長太田昭宏等六人為核心的忠誠集團,即使是黨政大改組它也不被動搖,說明安倍要在目前日本一黨獨大的體制下,不僅要繼續統攬大權,還要繼續保持其我行我素的政治作風。
 
極右集團背後操控
 
  其次,首相安倍雖然通過這次人事調整,鞏固了小集團的運作方式,日本國外傳媒卻暴露,背後有個更大的政治集團正利用安倍加強它對日本政治的操控。這集團就是號召日本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主張日本改憲回返天皇制、重建日本東亞霸權的“日本會議”。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文版特別關注此事。它報道說,改造後的安倍內閣,包括安倍在內的19名新內閣成員之中,竟然有15名是日本最大的極右政治團體——“日本會議”的成員。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也以《日本最大保守團體“日本會議”接管安倍內閣》作標題報道,甚至發表社論評論日本極右集團已接管安倍內閣的事。
 
  1997年5月成立的“日本會議”,不是日本一般的政治團體,而是由一批主張改憲以恢復天皇制、實現自衛隊軍隊化、恢復日本東亞霸權的極端右翼團體“守衛日本國民會議”和神道宗教團體“守護日本會”合併而成的。這個“日本會議”匯集了日本政界、經濟界、文化界等社會上大部分的極端右翼人士,因此被稱為日本極端右翼的大本營、日本右翼司令部。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說,2007年的第一屆安倍內閣,18名內閣成員當中“僅有”七名屬於“日本會議”,而這次竟然激增至15名,相當於80%內閣成員是日本會議成員,已堪稱為名副其實的“日本會議政權”了。
 
  首相安倍與副首相麻生太郎皆為“日本會議”特別最高顧問,官房長官菅義偉與文部科學部長下村博文則為其副會長,可見安倍政權的進一步右傾化已成不爭的事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