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朝鮮究竟發生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4-10-11 11:48:53  


 
  合理的解釋是,他們二人是受金正恩指派訪韓的。黃作為金正恩政權的二把手,訪韓顯示朝鮮對改善南北關係的重視,而崔作為體育相,當然要陪同前往,因為此次訪韓的名義是參加亞運會閉幕式。另外,派崔同往韓國也不排除把崔留守平壤,可能會對金正恩構成威脅,以預防崔趁黃不在平壤發動政變。可見,金正恩還是心思縝密的。這表明病中的金正恩,還在牢固地掌握著朝鮮大權。韓國學者就這麼解讀的:他們認為,金正恩身體有恙,不妨礙朝鮮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外界無需對此過度猜想。

  中國的社交媒體總是憑著一廂成願去看待朝鮮局勢,解讀金正恩行蹤。其深層根源,當然在於這個極權國家自身發展的不確定性,及領導人行事風格讓人難以琢磨。一般而言,極權政權命運很大程度上系於獨裁者一人,若獨裁者身體有恙,或發生其他意外,極權統治就很難維繫下去。從這個角度看,人們往往通過獨裁者的活動來判斷其政權穩定與否。

  對於朝鮮這個極封閉的國家,金正恩的有限公開活動是判斷這個國家走向的關鍵來源。此前,人們從其接手統治這個國家三年時間裡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例如將一個個顧命老臣都收拾,連自己的姑父都不放過,還悍然進行第三次核試驗──覺得這個年輕的獨裁者雖在西方接受的教育,卻連一點現代文明的影子都沒見著,行事完全按照極權政治的那套邏輯,比其父親還不可理喻。鑒於此,許多人認為在朝鮮發生任何事情都不意外,一切變化皆有可能。而一再的政變傳聞,也確實強化了人們對於朝鮮已發生了政變或會發生政變的印象。

  極權國家領導人行事固然沒有常理沒有章法可言,但不表明他們就是瘋子。其實,極權的邏輯就是他們的辦事風格,也即一切都是為了保政權尤其是獨裁者的安全,政策和主張皆是從此目的出發,以此來衡量的。所以,看似無章法實則還是有規可尋。金正恩上台後的一些乖繆做法,也不脫這個理,所謂更換老臣的“二把手定律”,也出自這個考量。

  從這個角度說,一些公開性的做法如果有助於極權統治,他們也不會排斥。因此,從朝鮮電視台公布金正恩帶病視察的畫面來看,是否可以做如下猜想:金正恩對自己的統治很自信,並不擔心自己的病情會影響朝鮮政局,或者他正在嘗試對領導人的病情脫敏?一些韓國分析師就將之視為朝鮮的公關行為,認為通過紀錄片強調金正恩“因勞成疾”,反而有利於提升其在朝鮮民眾心目中的形象,顯現朝鮮對金正恩領導體制穩固的自信。

  再說“二把手定律”,也不一定意味著二把手就不得善終。如果崔龍海徹底臣服金正恩對自己的安排或羞辱或考驗,不對領袖發半句怨言,金正恩有什麼理由要像對待張成澤那樣來處理崔?

  因此,黃炳誓等突訪韓可以視之為朝鮮謀劃已久的一個外交動作,某種程度上可說是金正恩在評估形勢後軟化其強硬的外交態度的一個表現,目的是要借參加仁川亞運會閉幕式之機,謀求改善與韓國的關係,以打破朝鮮目前的外交孤立狀態。實際上,這種外交轉變也不是突如其來,而是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就在嘗試,只不過其時還不明顯。但到了今年下半年後,就比較明顯了。筆者在上篇專欄中曾提到,9月初,朝鮮分管國際事務的書記、政治局委員姜錫柱就罕見率領代表團訪問歐洲四國和蒙古,並在首站德國,釋放出力圖改善朝韓關係的信號。朝鮮外相15年後首訪美國,參加聯合國大國也是出自這一考慮。

  我的看法是,金正恩雖然有病,可能還病得有些嚴重,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應該沒有生命之憂,還能夠視事。他或者正借這場生病,醞釀一場有限度的外交變革和其他的政策變動,包括一些人事安排,以打破朝鮮孤立處境。由此可推斷,朝鮮在國際制裁後,內部的經濟狀況確實很糟糕,故不排除朝鮮下一步會有使國際驚訝的一些政策突變。

  至於未來金正恩政權會不會鬆動,他能不能牢固掌握大權,一看其病情是否會惡化,二看他發動的這輪外交攻勢能否取得預期效果,使朝鮮熬過國際制裁。但至少現在是安全的。

  作者鄧聿文,知名專欄作家,中國政治觀察者,致力於中國的改革和轉型研究。 2014-10-10 07:22:34 來源: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