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新立: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4-12-29 09:58:43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鄭新立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訊/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進國企改革要奔著問題去,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為中心,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改革作為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經歷了從承包制到利改稅、從廠長負責制到建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等過程。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鄭新立文章表示,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企改革進入快速推進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國企改革發展中的新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和任務。當前,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必須貫徹落實《決定》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

  文章分析,《決定》提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這是把國企做大做強的客觀要求。實現這一轉變,國有資本功能不僅不會弱化,而且會放大和強化。

  按照現代產權制度要求,國有企業建立以股份制為基礎的公司制,適應國內外市場競爭需要,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為突出主業、向產業鏈高端邁進,必然要對經營業務及時進行調整。企業購進一些有利於產業升級的優良資產,處置一些不需要的資產,以提高資產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屬於正常經營活動,應交由企業自己作出判斷和決策。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所追求的目標,應是資本增值和利潤率提高,對具體資產形態變化不應過多幹預。國有資產管理機構直接管資產,不僅不易管好,而且可能會架空企業經營自主權,降低企業市場應變能力。

  對國有企業的管理從管資產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有利於優化國有資本配置,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對於產能過剩行業,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可抽出一部分資金,投入到急需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供給不足的行業,從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宏觀經濟效益。

  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管理模式可以有三種途徑:一是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一些行業性大型集團公司,可考慮賦予其國有資本投資經營權,鼓勵其發展成為國際化集團公司。二是組建若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以實現國家發展戰略和提高資本收益為目標,專門從事資本運營。三是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通過對各個行業的各類企業退股、參股或控股,放大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壯大國有資本。

  對國有資產實行以管資本為主的制度,有利於推動國有企業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在以股份制為基礎的現代公司治理中,國有股在整個股權結構中占有多大比重就應擁有多少投票權。除了一些特殊行業的個別企業,如傳媒企業,國有股可作為特殊管理股享有一票否決權,一般情況下,國有股應與其他股權一樣,享受平等權益。這就可以使企業真正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經營層相互制衡、相互協調的科學治理結構,以適應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的需要。國有資產管理機構不幹預企業經營活動,讓企業擁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是辦好企業的前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