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朝鮮為何對“刺殺金正恩”影片發怒

http://www.CRNTT.com   2015-01-04 12:34:11  


美國民衆排隊觀看《刺殺金正恩》
  中評社北京1月4日訊/索尼公司製作的影片《採訪》還是在聖誕節於北美上映了,首日票房收入超過100萬美元,據看過此片的觀眾反映,電影內容很爛,充斥好萊塢式的搞笑和諷刺,但為了顯示對言論自由的支持,不懼朝鮮黑客襲擊,很多人選擇去看。影片的公映對正在夏威夷休假打高爾夫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說,當然開心,此前,他對索尼公司在朝鮮黑客攻擊之下取消上映表示失望,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白宮歡迎影片公映,平壤自然就生氣,因為這表明之前的網絡襲擊沒起到效果。
 
  《採訪》(The Interview)講述脫口秀節目《今夜胡鬧秀》的制片人和主持人,應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之邀採訪這位年輕獨裁者,得知這一消息後,中情局招募兩人成為殺手,伺機採訪。
 
 對於這樣一部嚴重詆毀領袖形象的影片,朝鮮當然表示強烈不滿和嚴重抗議,多次發表聲明指責美國,並採用黑客攻擊的方式迫使索尼公司取消公映,一度還達到效果(攻擊索尼公司網站的黑客行為是否真是朝鮮所為,現在出現了不同說法,美國認為是,但有些專家認為不是)。
 
  在平壤看來,“這部電影的製作是美國政府的主張,電影的上映是對朝鮮的戰爭行為,朝鮮方面絕對不允許,如果美國允許這樣的行為,朝鮮將堅決地採取毫不留情的反擊措施。”對平壤的恐嚇,華盛頓也態度強硬,奧巴馬親自回應,“獨裁者不應該跑到美國來指手畫腳,這裡不是他們實施審查制度的地方。只是拍了一部諷刺電影他們就敢恐嚇威脅,如果有人拍了一部真實的紀錄片,真不知道他們會怎樣?”顯見,美國政府和奧巴馬其實並不清楚平壤為何會對這部影片發怒。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影片惡搞金正恩,乃是一種藝術創作自由,反映了一種美式幽默。但站在中立角度看,索尼公司的這個“玩笑”的確開得有些過分,這樣一部電影如果放在其他國家包括民主國家上映,也可能會引起很大麻煩甚至外交糾紛。
 
  不妨做個假設,若好萊塢製作了一部刺殺日本天皇,或刺殺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的影片,這兩國很難僅把它看作是諷刺而無動於衷,不會通過外交或其他手段對公司施加壓力,更別說像伊朗或中東的君主國了。想想當年英國作家薩爾曼·拉什迪在《撒旦的詩篇》中諷刺先知穆罕默德,就被伊朗發出全球追殺令20多年,朝鮮的憤怒也可想而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