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新加坡學者:政治大較量 東亞自由貿易談判

http://www.CRNTT.com   2015-01-01 00:20:56  


 
  在人類進入核時代以後,世界各主要大國之間的競技更加日益轉向經濟領域,對國際貿易、投資和金融事務主導權的爭奪將在超級大國和潛在超級大國之間愈演愈烈,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協定越來越被大國主導的區域性經濟一體化協定所肢解或削弱,這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多哈回合談判屢屢不能取得進展的重要原因。在美國經濟具有全球領導力的時代,國際性經濟談判能夠實現從關貿總協定(GATT)向世界貿易組織的過渡。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以德國為核心的歐盟以及其他新興市場等對美國的全球經濟主導權提出了挑戰,世界範圍的自由貿易和經濟體系呈現碎片化的趨勢。在美國經濟上重返亞太的同時,崛起中的中國也以牙還牙,在國際金融領域發起了主動進攻,不僅提出了建設“金磚國家”銀行的設想,最近更要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直接挑戰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體系和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

  在東亞地區,人民幣體系與美元體系開始產生越來越多的摩擦,在這背後是崛起的中國與現有霸權國美國之間的大國政治博弈。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領域的美元霸權正日益受到亞洲、歐洲等主要經濟體不斷增加的貨幣互換協議的威脅,中國目前正不斷擴大和亞洲主要貿易夥伴的本國貨幣互換規模,以此減少貿易結算中對美元的依賴。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亞洲和歐洲多地均表達了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願望,但目前尚無美國城市作此打算。可以預見,中美兩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主導權上的爭奪很可能會從亞太地區擴展向全球範圍。

  然而,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亞太地區尚不具備在不同貿易聯盟之間爆發貨幣戰和貿易戰的可能性。首先,中美、中日等國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經濟融合,全球產業鏈的形成已經把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產業按照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的原則整合在了一起,無法再人為割裂開來。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日本還是韓國,都倡導自由貿易和相互投資,減少壁壘,因此各種自貿安排都是朝著一個方向——即更加自由的貿易和經濟往來方向發展的,因此本質上這些自貿安排並不互相排斥。

  此外,東亞產業鏈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會逐步助長各國要求建立東亞共同市場的願望,這是本地區經濟相互依存發展的客觀需要,是大勢所趨。從國際政治經濟版圖來看,雖然東亞(包括東北亞與東南亞)作為一個整體近年來實力大增,但由於一體化程度較低,尚不足以在國際體系中與北美、歐洲這兩大權力中心形成鼎足之勢。在東亞經濟振興的大背景下,無論自貿區談判在何種軌道上發展,最終都將指向共同的一個目標——即建立本地區的共同市場,以實現商品、服務、資本和人員的自由流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