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武大的櫻花從哪裡來?

http://www.CRNTT.com   2015-03-24 13:50:14  


20世紀80年代的武漢大學櫻花大道
 
“櫻花雖美 國恥勿忘”

  長期以來,對於武漢大學校園的櫻花究竟有何歷史內涵,它們到底更多的是國恥的標誌,還是友誼的象徵,一直都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在筆者看來,唯有完整、準確地把有關基本史實掌握清楚,才有可能據此得出既符合事實、又合乎情理的結論。

  櫻花樹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二三十年。不過,在武漢大學校園裡,可能由於氣候條件比較適宜,又有園林工作者的精心呵護,日本櫻花的壽命能達到50年左右,而且長勢比其餘三種櫻花都要好。1957年,武漢大學對部分已經老朽的櫻花樹進行了更新,1985年又補栽了一部分,主要是採用枝條嫁接的方式,對其進行大規模的繁殖移栽。

  1939年由侵華日軍種下的那28株最早的櫻花樹,到了20世紀80-90年代,已陸陸續續地死亡殆盡,其中的最後一株大約是在1997年前後死去的。至此,我們在武漢大學“櫻花大道”上所看到的日本櫻花,已經不再是侵華日軍當年所種下的那一批了,而多為原種的第二、第三代。

  據武漢大學園林部門介紹,學校近幾十年來所自行培育的日本櫻花,基本上都是以侵華日軍最早種下的那28株櫻花樹為“母本”的,從“血緣關係”上講,均為它們的“後代”。再考慮到武大校園內本無任何櫻花,日本櫻花這一植物品種最早是由侵華日軍引入珞珈山的,“櫻花大道”的園林景觀最早也是由他們所構建的,因此,日本侵略者帶來的這一“國恥標誌”,乃是武漢大學的櫻花洗不脫的“原罪”,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

  至於1972年以後由日本友人贈送給武大的幾種櫻花,那當然是中日友誼的象徵。但它們的數量相對較少,其觀賞性也遜色很多,很少為絕大多數武大師生和校外遊客所關注,遠遠不能與占據主體的“國恥之花”相提並論。

  當然,不論1939年落戶珞珈山校園的日本櫻花給當時的武大師生帶來了多少屈辱的記憶,作為一種著名的觀賞類植物,它本身的美麗卻是誰都不能否認的。所幸數十年以來,大多數武大師生均能以客觀、平和、積極的心態來看待它們。

  如在1947年的陽春三月,早年曾留學日本的武漢大學生物系主任張珽(1884-1950)教授,直接將自己的課堂搬到了剛剛開放的櫻花樹下,他向同學們介紹,這些櫻花“本來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不過現在,日本人被打敗了,這幾株櫻樹反而成為了戰利品,成為日本侵華的歷史罪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