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加坡人才戰略與實踐》在連氏論壇發布

http://www.CRNTT.com   2015-12-06 00:19:37  


新書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暨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劉宏(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左)和發佈會主持人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右)在發佈會上。(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記者 徐夢溪)《新加坡人才戰略與實踐》是十二五重點出版物,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暨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劉宏與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合著,昨日在2015連氏北京論壇上發布。

  據書中介紹,我國目前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如何吸引國家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成為我國人才引進的重中之重。

  新加坡的國際人才戰略對該國經濟與社會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新加坡人才引進的思路和機構都有很大亮點,整個體系比較成熟。由於新加坡在地理位置上與中國比較近,在文化傳統方面與中國相近,與西方國家相比,新加坡在吸引人才方面經驗更適合中國借鑒。

  本書從借鑒的角度切入,對新加坡的人才戰略與人才引進的實踐進行了完整細致的研究與分析,著重闡述了新加坡在人才培養與開發、人才引進、人才融入三方面的政策與實踐,經驗與教訓。最後對中國在人才引進方面的關鍵問題和需求,通過借鑒新加坡經驗,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議。

  劉宏在發布會現場表示,中國向新加坡學習,要學精神和態度,學習制度建立的精髓,而不是照搬。關鍵考慮的是,引進人才,對新經濟有什麼借鑒。引進人才並非為引進而引進,而是關注對發展有什麼積極影響。

  有觀眾問,引進人才,中國需不需要雙重國籍政策?劉宏回答說,雙重國籍有助於人才流動,但不是人才流動的前提,新加坡就不允許雙重國籍。最重要的是人才引進培養制度要有公信力,要透明。

  王輝耀指出,中國在這一方面有突破,以後中國綠卡可能會向身份證一樣出現,華裔卡可能會先行。最近相關政策有鬆動,這就是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發展的動作。未來我們要消除人才流動的壁壘,帶來資金、貿易、人才的流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