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來自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1 08:02:03  


 
  創新的貢獻與科技研發投入的持續增加有著密切的關聯。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GDP之比)達到2%,預示著這個國家的創新活動進入活躍期。美國、歐洲和日本分別於上個世紀的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達到這一目標,中國於2014年達到2%,2015年進一步上升至2.1%,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居發展中國家前列。截至2015年底,中國有效專利和有效發明專利分別為547.8萬件和147.2萬件,分別比2012年增加了196.9萬件和59.7萬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6.3件,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美國康奈爾大學以及歐洲商業管理學院共同發布的《2015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創新指數名列全球第29位,在中等收入國家中排名首位,與高收入經濟體的差距進一步縮校

  除此之外,綠色發展不僅有利於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其實也從另一個側面推動經濟增長。比如2015年新型能源(核電、風電以及其他新型能源)發電4375億千瓦時,比2012年增長1.3倍;新能源汽車產量比上年增長1.6倍,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4245億元,比上年增長21%;2015年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投資增長24.4%,2016年1-2月增速高達37.8%,大大高於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左右的增速。

  文章強調,無論從當前的經濟增速看,還是從經濟增長的動能轉換看,我們都沒必要對中國經濟過度擔憂,而應該充滿信心。當然,新動力的持續增強,根本上還需要依靠改革的推進。要認識到,改革和創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項長久的艱巨的任務,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為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經濟運行尤其是轉型期的中國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因此造成經濟的短期波動都是正常的,應該從基本面並通過長遠的視角觀察中國經濟,要增強定力,不要因為對經濟短期波動的過度擔憂而失去對改革和創新的耐心和決心。或許,美國經濟2015年GDP增速從一季度的2.9%漸次下滑到四季度的1.9%並未引起社會的恐慌,可以對我們理性、冷靜看待經濟短期波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