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深度專訪:陸生梁紹倫談赴台就學心路

http://www.CRNTT.com   2016-10-22 00:12:21  


 
  兩岸的錯誤認知部分源於相互理解的不充分,那麼隨著近年來兩岸交流越來越頻繁,這種現象是否有明顯的改善呢?對此,梁紹倫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雖然近年來參與兩岸交流的人越來越多了,但畢竟還是主要透過媒體和網絡,兩岸民眾面對面溝通了解的機會還是有限,因此兩岸民眾關於對方的刻板印象仍舊難以改變。據我的觀察,到目前為止大陸媒體對於台灣的報道缺乏全面性和深度,而台灣媒體對大陸的報道完全是在誤導關心兩岸的讀者。改善這種現象,需要媒體對兩岸新聞的報道方式做出改變,同時也要寄希望於網絡上多出現理性的聲音。”

  因此,在媒體、網絡背景下被動性的交流了解並不能徹底地改變兩岸人民的認知,只有當兩岸民眾願意接受現實、主動調整自身心態,他們才可能用更客觀地眼光看待彼此。“中國人近代以來經歷了落後挨打的一百年,喪失了民族自豪感,台灣的經歷比全國其他地方更加慘痛,先是在日寇的鐵蹄下歷經了五十年的屈辱,隨後又因國共內戰的遺留問題,長期受西方世界影響直到今日,為民族自豪感喪失最嚴重的地方。國人曾經一直以為,西方世界遠比我們發達,而港澳台作為西方長期影響過的地方,是國內的發達地區,這或許就是兩岸民眾刻板印象產生的根本原因,而這種‘以為’實際上源於因長期落後於西方而形成的弱者心態。而今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中國作為未來的世界中心正在崛起,已經與西方世界平起平坐。現在國家提出了‘四個自信’,號召國人在新形勢下調整心態,提振民族自信,不再仰視西方。”梁紹倫最後說。“如今,大陸需要通過了解台灣,來銘記曾經落後挨打的屈辱,台灣需要通過了解大陸,來認識如今正在崛起的祖國。”


  (實習採訪指導:束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