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如何評價中美兩國首輪經濟對話成果

http://www.CRNTT.com   2017-07-26 00:04:26  


 
  可是很顯然,美國採取的是一種對抗性策略,由於美國實行全面振興製造業政策,試圖恢復美國已經不具有競爭優勢的鋼鐵製造行業,因此,中美兩國迎頭相撞。美國之所以不斷指責中國在鋼鐵貿易領域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規則,就是因為美國試圖在傳統製造業領域重振雄風。從美國政府解決就業問題角度來說,美國總統制定的振興製造業政策並沒有錯誤。但是,如果沒有考慮到美國的比較優勢,沒有考慮到中國乃至其他發展中國家在製造銀行業積累的經驗,單方面採取非市場競爭手段要求中國必須作出讓步,那麼,中美兩國之間的經濟矛盾會變得越來越激烈。中國願意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但是,中國認為應當按照市場規則解決問題,通過競爭實現優勝劣汰。美國在製造業領域缺乏比較優勢,如果不斷地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中國作出讓步,那麼,有可能會出現兩敗俱傷的結果。中國希望與美國開展合作,但是,在製造業領域美國顯然不是中國的競爭對手,美國必須按照公平競爭的原則辦事,如果把中國塑造成為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對中國鋼鐵出口行業採取反傾銷措施,那麼,損害的不僅僅是中國企業的利益,同時也會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

  在金融服務和知識產權貿易領域,美國曾經有比較大的優勢。但是現在看來,金融必須服務於實體經濟,如果試圖借助於美國發達的資本市場,吸引中國資金,解決美國經濟增長問題,最終有可能會兩敗俱傷。美國聯邦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吸引外資的計劃,的確讓部分中國企業蠢蠢欲動,他們試圖通過購買美國資產或者投資美國獲取更多的利益。但是現在看來,金融服務和財政稅收政策是一個有機整體,美國通過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大幅度降低稅收負擔吸引外資包括吸引中國企業投資,但是,如果人力資源成本不斷上升,美國市場需求萎縮,那麼,中國企業投資美國就可能會得不償失。所以,發展金融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必須立足於本國經濟,如果迫使中國開放金融市場,讓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在中國市場上橫衝直撞,那麼,中國政府絕對不會答應。中國可以向美國開放牛肉市場,可以允許美國大米在中國銷售,但是,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棄自己的金融主權,讓中國金融市場成為華爾街投資銀行主宰的市場。經歷過上個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已經充分意識到,在發展金融市場方面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管美國向中國施加多大的壓力,中國政府都不會貿然全面放開中國的金融市場,讓中國金融市場成為美國投資者冒險的樂園。

  表面上來看,中美兩國之間的經濟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如果從本質上角度分析,中美兩國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是美國霸權主義在經濟領域的特殊反映。可以設想,如果美國願意按照比較優勢原則,實現平等合作,那麼,中美兩國經濟就會平穩增長。當前中美兩國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只有充分利用中美兩國的比較優勢,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才能使中美兩國經濟矛盾逐漸地被消化,才能使中美兩國經濟穩定增長。中美兩國合作開發第三國市場,既可以充分利用中國的製造優勢,同時又可以充分利用美國的資本優勢,共同造福於人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