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從二合一選舉看台灣政治的新特徵

http://www.CRNTT.com   2020-03-22 00:04:46  


 
  本來,選舉初期蔡英文的民調支持度並不很高,黨內初選還遇到賴清德的嚴峻挑戰,前景並不看好。但去年6月突然爆發的香港事件讓她豈止是撿到槍,用黃光國教授的話講“簡直是撿到了炮”;⑧由於“一隻蝴蝶飛到她的身旁”,提供給她利用“蝴蝶效應”的現成武器,她更藉此做足文章。在香港事件的發酵時刻,蔡英文大打“主權牌”、“安全牌”,強化“辣台妹”角色,放肆攻擊“一國兩制”和“九二共識”,鼓吹“要選國民黨,明天是香港”。由於台港聯動性的提升,她巧用此製造新的話題,不斷販賣“芒果乾(亡國感)”,樹立其防衛“主權”、守護“民主”的形象。其“辣台妹”加小清新的形象,確實適合年輕人的口味,有較強的吸引力。而這一年來,蔡英文還動用執政資源,掌控媒體促其“全面綠化”,進行網軍操作;特別是藉助現代社交軟體的廣泛傳播功能,推出高收視率的網紅(如雞排妹、波特王)視頻節目,通過造謠污衊、歪曲事實等手法,攻擊抹黑對手,醜化大陸政府與社會。在汙名大陸方面,蔡英文和綠媒可以說是用盡心思、不擇手段。在這方面他們選擇性地進行“爆料”,選取所謂新疆“職業技能教培機構”等,先入為主地製造話題,編輯謊言故事,使其產生擴散變異效果,在台灣人心目中樹立大陸的負面形象。雖然這些事例本與台灣選舉並無直接關聯,甚至毫不搭界,但都成為蔡英文和綠媒攻擊的口實和素材。經過一年多反復連貫的宣傳散播、話題誘導及刻意歪曲放大,在皮下注射原理的誤導下和青年群體“同儕效應”的推使下,讓台青對大陸的負面觀感不斷鞏固形成定見,從而將此移情到投票行為上。可以說,通過上述看似無關事例產生的“蝴蝶效應”,蔡英文成功培育起“抗中保台”的同溫層,拉抬選情躥升成勢。

  如果說“蝴蝶效應”較多來自外部,那麼“灰犀牛效應”則在台灣內部就有。蔡英文們知道,利用這種效應對選情也大有好處。本來,台灣最大的“灰犀牛”是經濟社會問題叢生,是蔡英文的執政敗績,是兩岸大環境的惡化。假使蔡英文僅僅憑藉自己的執政優勢、連任慣性,選前開出教育、醫療、養老等支票,加上攻訐對手“親中賣台”這種慣用的抹紅戰術,在她自己“最大灰犀牛”劣勢面前,並不能保證她順利當選。但長期流行的民粹政治和作為島內主要矛盾的“統獨”矛盾,也是另一隻“灰犀牛”。自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來,島內政治生態“綠大藍小”,認同層面的“台灣主體意識”濫觴,這些一直都是顯在的事實,形成了某種“反中抗中”的小氣候,給這頭“灰犀牛”發作提供了適宜的土壤。特別是台青的認同已經發生嬗變,其在意識形態煽情下的政治選擇、包括選舉動作都一直成為大概率事件,“天然獨”衹是一個表面說法。由於蔡英文和民進黨擅長於進行“台獨”理念和民粹主義的操弄,將藍綠對決與“統獨”矛盾密封打包是其拿手好戲,所以,蔡英文會毫不猶豫地鎖定選舉主軸是打“主權牌”,基本手法是激化藍綠對決,讓綠營支持者相信自己是“捍衛主權”、“抗中保台”的不二人選;這樣就足以使“綠大藍小”政治結構和島內認同結構發酵出作用,啟動另一頭“灰犀牛”,使其奔跑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蝴蝶效應”和“灰犀牛效應”能夠在蔡英文選情上發生催化效果,也在於以下三點:一是在互聯網時代和新媒體時代,青年人都更多置身於網絡社會、而非現實社會。⑨在新技術條件下更容易催生類似於“皮下注射”的效果,從而更能直接受到“蝴蝶效應”與“灰犀牛效應”的影響,在特定條件下甚至催出倍增效果。二是青年群體中存在著一種其他年齡段少有的“同儕效應”,大多數青年人有從眾心理。這種“同儕效應”和從眾心理容易加劇“蝴蝶效應”,從而形成青年群體中較為穩固的同溫層。“蝴蝶效應”較多地體現在青年族群一邊倒、外部因素刺激這樣兩個方面。三是需要有製造話題、設置議程的能力,甚至不排除有倫理越線訴諸造謠等不端行為。民進黨、蔡英文本就擅長於製造話題、引導議題、謊言敘事。在蔡韓對決中,蔡在鎖定“主權”選舉主軸後,即以“芒果乾”口號、“辣台妹”角色外加小清新形象,加之綠媒扭曲事實重構事實的操作,建構起了同溫層話題的邏輯鏈條,客觀上起了助選情、吸選票的作用。蔡英文民進黨心裡明白,製造或利用“蝴蝶效應”,更能擺脫奧步的壞形象,成本更低而效果卻更好,更能借力使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