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汪毅夫:台灣醫生的故事(三)

http://www.CRNTT.com   2020-09-23 00:03:19  


汪毅夫(來源: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作者 汪毅夫)日據台灣時期,有不少台灣醫生在大陸行醫。比如,福建省晉江縣就有二十幾個台灣人開辦的醫院,在抗日戰爭發生時,在福建的台灣醫生曾經要求恢復中國國籍,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批准。他們一夜之間被全部集中起來,解送到福建崇安,就是現在的武夷山市,在那裡從事開墾土地的工作。他們的孩子進了“台童養成所”。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台灣人叫李友邦,通過他在政界的關係,和福建省政府商量,出面把這批台胞及其子女保釋出來,一批一批地送到浙江金華,在金華成立了一個台灣義勇隊。台灣義勇隊是在抗戰時期有編制的、正式的一支抗日武裝隊伍。李友邦先生是總隊長,他的軍銜是少將。台胞的孩子就編為少年團,成年人就編為台灣義勇隊。台灣義勇隊的人有三分之二都是醫生,所以這個義勇隊就有一個特點,它有很多台灣醫生,有的在立功受獎。

  台灣義勇隊裡面有個台灣醫生,叫做蔡湘洲。他在1940年加入了台灣義勇隊,是台北人,也是台北醫專畢業的,他入伍的時候已經51歲了,也就是說,他是1890年左右出生的,他是一個老醫生。他曾經到南洋行醫,後回到台灣行醫,抗戰發生後又到到大陸來,堅決要求參加義勇隊。我看到義勇隊的文獻裡記載說,有一天,有一位老人,從田野裡、田埂上走來,穿著一身西裝,戴著眼鏡來參加義勇隊。他跟所有的人一樣,跟孩子一樣嚴格地接受訓練。他把隨身攜帶的所有的醫療器械都捐給了台灣義勇隊。他還有一條宗旨,有飯吃就好。他的人生追求就是有飯吃。在台灣義勇隊,他很認真的來對待每一位病人,得到很高的評價。另有台灣醫生,在各地曾經建立過四個台灣義勇隊的附屬台灣醫院,為部隊、也為當地的居民‘治病’。所以台灣義勇隊的醫生的事跡是很感人的。

  我還要再介紹一個人,這個人叫何斌。何斌是在日據時期畢業於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院。專業是流行病學,1943年畢業。畢業短暫從醫之後,在1945光復初期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衛生處,從事衛生防疫工作,何斌在“二.二八”發生後他被通緝追捕,於是到了大陸,到大陸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醫學專家。

  現在講講梁永祿醫生。梁永祿醫生也是台北醫專畢業的,有一段時間他在基督教醫院行醫,接著又在台中私人開設一個診所私人行醫,1938年他單身一人到了北平,曾在某大學附屬醫院當婦產科醫生,就在這個時候和他同期的林巧稚在婦產科聲譽日隆,他這個時候就以林巧稚作為自己的榜樣,醫術上也精益求精,後來他自己就設立了一個三安婦產科醫院,取意於母親平安、孩子平安,大家都平安,所以叫三安。他也跟李偉光醫生一樣樂善好施。台灣光復後,他是台灣省旅平同鄉會出錢出力最多的人,他也為當年的台胞返鄉潮奉獻很多,還對光復初期台灣的國語推行運動提了很好的建議。 

  最後說說郭松根醫生。他是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的醫學博士,也是巴黎大學的理學博士,他有兩個博士學位,曾任長春大學醫學院院長,台灣光復後回到台灣擔任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他的專業是熱帶病學。他擔任長春台灣省同鄉會的會長期間,也為當年的台胞返鄉潮做了很多工作。

  到今天為止,我講了陳順龍、翁俊明、賴和、蔣渭水、李應章、張錫祺、蔡湘洲、何斌、梁永祿和郭松根10位台灣醫生的故事,從他們的事跡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同胞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台灣醫生行醫行善、醫人醫國、救人救國以及愛國愛鄉的精神是高尚的,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記住他們光榮的名字。謝謝大家!

  (作者汪毅夫系閩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