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台灣初中教科書問題大 如何解決

http://www.CRNTT.com   2023-02-14 00:05:23  


 
  學者認為,廣義的國家,指涉一切治權獨立的政治共同體,它可以籠統的包括希臘的“城邦”、羅馬的“帝國”,近代的“民族國家”、東方的“專制王朝”以及非洲的“部落”等。狹義的國家一般指近代以來興起的民族國家〔6〕。本研究取其狹義,即現代常用的民族國家概念。一般認為,民族國家的構成要素主要有四個,即國土或領土、人口(民族)、文化(語言)、主權或政府等。本研究所謂的教科書國家觀念是指台灣教科書中所蘊含的國家認同教育傾向,是“大中國認同”,教導學生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強調兩岸在領土、民族、文化和主權等方面的聯結,抑或是“大台灣認同”,教導學生認同台灣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政治實體,試圖割裂台灣和大陸在領土、民族、文化和主權等方面的聯結。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本研究運用定量的內容分析法,呈現三十多年來台灣初中政治教科書中所蘊含國家觀念的變遷,並嘗試探討其與台灣青年國家認同觀念異化的關係。內容分析法是一種概括性的、量化的訊息分析方法,它需要遵循科學方法的標準,包括先驗設計、信度、效度、可推廣性、可複製性,以及以理論為基礎的假設檢驗〔7〕。內容分析法是教育學研究常用的方法,一般以教材、課綱等為分析文本,將文本中的文字、圖形、表格等非量化的信息,轉變為客觀的、可計量的數字,為後續研究提供實證數據。以下說明本研究內容分析的具體步驟〔8〕。

  (一)文本選擇

  本研究選擇上個世紀90年代的統編版(簡稱“90年代版”)、21世紀初的“九年一貫制”版(簡稱“九年一貫版”)和最近幾年剛出版的十二年“國教”版(簡稱“十二年國教版”)三套教科書中的初中政治教科書作為分析文本。“90年代版”教科書由當時台灣的“國立”編譯館編纂,供全台所有中學使用。1990年代末期起,台灣地區實行“一綱多本”教科書政策,允許非官方的出版社編輯出版教科書。二十多年來,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大學等大學教授主編、南一出版社出版的政治教科書市場佔有率一直居於前三的位置,故選擇南一版教科書作為“九年一貫版”和“十二年國教版”的分析文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