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經濟難民” 爲何越來越多

http://www.CRNTT.com   2009-01-14 10:57:10  


日本經濟長期不振,始作俑者是誰?
  中評社香港1月14日訊/新加坡資深報人黃彬華今天發表評論文章,認爲“日本‘派遣制度’催生經濟難民”。文章内容如下: 
 
  日本今年新年有五天假期。這期間在東京皇宮與帝國飯店毗鄰的日比穀公園內,出現一批帳篷搭建的“過年派遣村”。有近500人在那裡集體過冬,加上志願工作者,看熱鬧的人群,東京中央公園頓時成了新年的新景點,轟動全日本,也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失業者情願撿破爛,甚至在垃圾堆中尋找食物,就是不願當乞丐。換言之,日本街頭看不見乞丐,卻有越來越多稱之為“流浪漢”的無業游民。現在,有人開始稱他們為“經濟難民”,官方也似乎開始在默認,因為毗鄰的厚生勞動省大樓,竟破例為這批人數大大超出估計的“難民”打開大門,將其講堂當作臨時收容所,大大擴充了“派遣村”的範圍。

           “經濟難民”越來越多

  日比穀公園靠近皇宮和銀座,既是中央商業區白領散步的場所,也是東京市民休憩和集會的地方,實際扮演著東京中央公園的角色,相當於倫敦的海德公園、紐約的中央公園。公園原本不准流浪漢搭帳篷過夜,這次卻破例敞開,一是傳統的新年佳節,二是工會和市民團體倡議,要在公園內提供熱騰騰的免費食物,散發過冬的衣物,讓無家可歸的失業人士暫時分享新年的人間溫暖。

  主辦當局當初估計,最多有百餘人申請當“村民”,因此僅搭建了近百個帳篷,不料人數越來越多,第四天人數激增到489人時,惟有要求附近的厚生勞動省開放其大廈禮堂,總算兌現了讓所有前來投宿者都能躋身臨時栖身所的諾言。

  在日本,發生自然災害,特別是大地震時,國家機關、學校等公共設施將轉變為“緊急避難所”。但這批是被企業解雇的失業者,不是自然災害的災民。但這次,一金融海嘯風聲鶴唳,就有人將它視為一場重大災害;二企業裁員之風狂吹,街頭流浪漢激增,即使不是自然災害發生,也是“經濟難民”的大湧現,在饑寒交迫的新年,讓他們暫時有個栖身之所,也算是一種變通。但“過年派遣村”的出現,卻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讓人看到政府勞工政策的前後矛盾,日本隱藏社會問題的嚴重,甚至嚴重政治問題到來的先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