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對台美關係既實事求是又過於躁進

http://www.CRNTT.com   2009-02-14 08:32:38  


 
  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當然也客觀地反映了馬英九的台海政策,不但是有利於台海和平,而且也有利於世界和平。實際上,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尤其是在陳水扁當政之時,中美關係的焦點,幾乎就是集中在台海問題上,而且越鬧越緊繃。為此,不但是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面,少不了大說特說台灣問題,而且歷任國務卿訪華時,台灣問題更是商談議題的熱點。就此,陳水扁在“玩火”時,雖然肆無忌憚,不顧後果,甚至不理美方的警告,但當中美兩國領導人或外交負責人會面中談到台灣問題時,他卻是心驚膽怯,冷汗直標。這是因為,倘若是中方或美方各自單獨批評,他尚可利用中美之間對台海問題既有共同點又有著差異的“空隙”,謀取其所需。但當中美兩國領導人或外交負責人直接會談時,雙方往往會取的高度交集,陳水扁就喪失了攪事的空間。因此,自以為“天不怕地不怕”的陳水扁,也有怕的時候,那就是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面及中美外交負責人的互訪。

  馬英九上台後,不但是拼棄了陳水扁經常“玩火”、衝撞美國台海政策底線的那一套,而且積極啟動兩岸接觸談判,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實現了兩岸直航等。這正是美國樂見其成並曾多年呼籲的。因此,台海問題已不再是美國所關心的問題,美國可將以往關注台海問題的精力,轉移到解決其他的爭端之上。因此,馬英九所說的“沒有台灣的消息,就是好消息”,又何嘗不是華盛頓的真實心聲寫照。

  其實,馬英九還是有所圖,是希望能在免讓美國人在台海問題上“擔驚受怕”中,換取美國給予更多的好處。為此,他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就對美國提出了三點期望。其一而又是首要的是美國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其二是美國能比照英國,讓台灣旅客可以免簽證入境;其三是期望簽定台美“雙邊引渡協定”。

  這卻又顯示,馬英九雖然沒有像陳水扁那樣,在“武”的方面對美製造麻煩事端,但卻在“文”的方面向美國提出了三個大難題,多少都有一點要試探甚至是“挑戰”美國現行政策的意況。

  實際上,雖然在技術上,“中華台北”作為“WOT”的單獨成員體,確是具有與“WOT”其他的任何成員的包括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條件;但在政治上,卻因為台灣的特殊政治背景,卻又使“中華台北”要與“WTO”的成員體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並非是“想做就去做”那麼簡單。不要說是與橫隔了一個太平洋的美國簽署了,就是在地理位置上最接近、同屬東亞的“東盟十加三”體制,台灣千方百計地要鑽入,也不得其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