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G20是不是美國的“鴻門宴”?

http://www.CRNTT.com   2009-03-20 09:43:18  


3月14日上午,G20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英國的霍舍姆舉行會議,協調各國立場,為首腦峰會鋪路。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訊/《21世紀經濟報道》昨天登載陳永傑文章“G20是不是美國的‘鴻門宴’”,全文如下: 

  不必過度擔憂對中國海外投資的影響 

  將於四月初舉行的G20峰會,日前在倫敦舉行預備性的財長會議。就會議前各方發表的言論觀察,美歐雙方在好幾個主要問題上均有不少的分歧,美方要求各主要經濟體應加大刺激經濟復甦的力度,但歐洲的主要訴求卻是必須先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從會議公報的文體內容看,圍繞著這些分歧,與會各國在六個方面作出了承諾,其中比較重要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對抗貿易保護主義,二則是增加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借貸儲備,以協助有需要的新興經濟體。 

   美方認為國際金融監管是一個長期性的問題,應對全球性經濟衰退迫在眉睫,所以世界各國都應像美國一樣,推出更大規模的刺激經濟方案,以求盡快渡過當前的經濟困局。但歐洲並不這樣看。首先,G20是一個國際會議,討論的應該是國際性的問題,而不是某個或某些國家內部的財政預算,美方不應用這個平台來給其它國家的財政政策施壓。其次,歐洲也有困難之處,不同歐盟成員國有相當不同的財政狀況,其中一些公債比GDP還大,再加大刺激經濟方面的投入,使得財政風險很大。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歐盟也希望藉此機會迫使美國在改革國際金融監管機制問題上作出更大的讓步。一個簡單的常識時,當世界經濟平穩正常的時候,在國際金融上擁有壓倒性影響力的美國斷不會輕易讓其主導權,不趁此機會要美國就範,以後要再跟美國爭權實在談何容易。 

  在這個改革國際金融監管機制,尤其是迫使美國作出更多改革讓步的問題上,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其實與歐盟有著頗為一致的利益。世界銀行主席佐利克表示,僅靠刺激經濟方案並不足够,各國必須也去解決一些全球金融體系的問題。法國總統薩科齊則明言“歐洲已經為經濟復甦投入了巨額資金”,現在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監管機制,確保當前的經濟與金融空難不會再次發生”。類似地,中國也已經為經濟復甦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在前景仍未明朗的此刻,沒有必要跟隨美國的做法。 

  在迫使美國作出改革讓步的問題上,現在值得思考的問題主要在於IMF的角色。首先,是要推出一個怎樣的全球金融監管機構。以英國為代表的歐盟諸國,希望在增加了IMF的借貸儲備後(美國提議增到7500億美元,歐盟則僅支持增至5000億美元),讓IMF承擔起這一角色。但美國則希望由金融穩定論壇(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來做全球監管機構。美國的考慮顯然與IMF中投票權爭議有關。如果IMF的權力因為承擔了全球監管角色而擴大,那麼美國將受到更多新興國家的壓力,要縮減美國在IMF中的投票權。
 
  其次,即使這個全球監管的角色不是由IMF來承擔,美國在IMF中的投票權也必然是下月G20峰會中的一個主要議題。新興國家以及一大批發展中國家此前均已表態,如果在IMF投票權改革的問題上,美國仍然採取拖下去的態度,那麼新興國家,尤其是“金磚四國”將重新考慮是否進一步注資IMF的借貸儲備。誠然,以刺激經濟作籌碼“要挾”美國是一場危險的博弈,但這確實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要使世界經濟秩序朝著更為公平和更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方向發展,這個機會絕不能錯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