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全球戰略嶄然見頭角

http://www.CRNTT.com   2009-03-30 11:13:20  


 
  但是,到了3月份,中國政府的態度逐漸清晰,回擊西方的方式更是直截了當。最具代表性的事態是,在全國人大會議結束後的記者會上,總理溫家寶對美國金融體系的安全問題,毫不掩飾地表達了憂慮,對中國所持巨額美元國債深表擔憂。這一轉守為攻的態勢立即見效,逼得奧巴馬總統迅速作出回應,宣稱美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地。

  而更具震撼效果的事件,是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的“取代美元”的建議。在全球矚目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即將舉行之際,周小川在中國人民銀行網頁上發表文章,不點名地指責美國未能確保美元的穩定,結果導致金融危機蔓延全球。他并提出,應該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創立一種新貨幣作為未來的國際儲備貨幣,以便取代美元的作用。

直指華盛頓的“命根子”

  這篇看似不經意拋出來的文章,立即在美國政界和財界引發震蕩。先是奧巴馬以總統之尊親自表態反對周小川的倡議,接著是國會議員鄭重其事地對財長蓋特納和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提出質詢,兩人同樣表示反對這一倡議。

  有趣的是,在此後另一個場合,蓋特納卻表示,美國對周小川的倡議“持開放態度”。此語一出,美元市場再受震撼。蓋特納上任之前在國會接受質詢時,因指責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而招致中方的強烈不滿。這一次,他也是在國會斷然拒絕周小川的倡議,但此後卻自相矛盾地說“持開放態度”。給人的感覺是,蓋特納心有餘悸,擔心再次開罪北京。

  就眼前來看,周小川關於創立新貨幣來結束“美元時代”的倡議,目的似乎是要在倫敦峰會之前,為胡錦濤主席行使話語權創造語境優勢和地位優勢,從而為中國的其他主張鳴鑼開道。

  但是,這一非同小可的倡議,不會只是出於戰術目的,其背後應該會有更長遠的戰略思考。美國今天之所以有今天的超強地位和影響力,最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元有“普世價值”。可以說,美元的強勢地位就是美國的“命根子”,在中國的政治詞匯中就是“核心利益”。因此,美元的衰落乃至被取代,自然就意味著美國的衰落和被取代。

  中國過去從來沒有公開挑戰過美元的地位,一是因為沒有能力,不敢;二是因為需要美元,不必。那麼,周小川此次對美元作出威脅狀,是否就說明現在有了這樣的能力和必要性?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的能力遠不足够,必要性也不迫切。問題在於,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債主有話要說,負債方不能不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