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引導民間資本 實現有序流動

http://www.CRNTT.com   2009-09-07 10:55:40  


要給民間資本更多的選擇區域,才能實現有序流動。
  中評社北京9月7日訊/近期,山西煤炭資源大整合又掀起一輪高潮,投資煤礦的溫州商人正陷入集體焦灼之中。隨著山西孝義煤炭整合主體的確定,民間資本已經注定不再是此輪整合的主力。從地下深處的黑色煤炭中,攫取的巨額財富正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和機會。 

  據媒體報道,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關於進一步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20條”)在三易其稿之後,已於上月呈報國務院。如無意外,有望於年內出台。 

  中國產經新聞報述評文章表示,經濟回升的步伐蹣跚前行,政府投資的刺激效應已在遞減。在此背景下,如何發揮杠杆作用,打通民間資本投資不暢的“命門”,撬動民間資本接棒,為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決策層和社會方方面面思考的重要問題。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資料,截止到2008年底,實體性民間資本大概有11萬億元。此外,存在於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期貨、外匯等市場的虛擬性民間資本總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浙江溫州一直被認為是國內民營經濟的發源地和民間借貸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國內民間資本投資的風向標。但據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今年以來,龐大的民間資本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投資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從長期來看,國內經濟的好轉,有賴於民間資本投資。”清華長三角研究員民企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水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僅溫州一個地級市,就擁有7000億的民間資本,如果把全國百強市的民間資本全部利用起來,將會產生怎樣的能量? 

  然而,從炒房炒金炒煤礦,到炒棉炒電炒石油,民間資本的跨地區的無序流動,留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對某行業、某地區的攻城略地,帶來的是對經濟發展的衝擊。曾水良認為,問題的根源不在於民間資本本身。 

  另悉,此次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20條”草案中,內容已包括擴大民營資本的市場准入範圍,削減行政許可事項、改進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減輕民企稅費負擔等若干方面。並且,“20條”草案第一部分內容鎖定在“擴大市場准入範圍”上,提出進一步打破行業壟斷,放寬股比限制,降低民間投資准入門檻。 

  用中國社科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迎秋的話說,不論經濟發展呈現順利還是困難的局面,都要堅持給予民間資本同等待遇。而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更要注意保護民間資本,要支持、引導兩不誤,使之規模擴大、管理方式不斷完善,形成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的局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