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何亮亮:香港高鐵風波亮出的多棱鏡

http://www.CRNTT.com   2010-01-15 08:02:27  


香港社會的反高鐵風潮,其實與高鐵本身沒有太大關系。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訊/香港特區政府準備興建一條連接深圳和廣州的高鐵,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成為反對派的集結號,此問題症結為何?香港鳳凰衛視評論員何亮亮今發表文章“香港高鐵風波亮出的多棱鏡”,對此作出分析。 
  
  香港特區政府準備興建一條連接深圳和廣州的高鐵,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成為反對派的集結號,在外界看來有些匪夷所思。

  高鐵議題,在香港已經討論多年,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就決策而言,香港特區政府確實效率低下。回歸初期以陳方安生為代表的高官,以保留香港的特色為由,抗拒與內地的合作,不願興建高鐵,與此種心態有關。後來特區高官的執政思路逐漸改變和調整,內地的經濟發展與高鐵建設一日千里,香港越來越不能離開內地,於是興建廣深港高鐵的香港段,終於上了特區政府的議事日程。

  時間的延誤增加了建築成本,香港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出的高鐵投資撥款,是近700億港元,而且建設時間,從2012年開始,到2015年竣工,需時3年,全長26公里,平均每年建8.5公里。香港地價高,收地手續繁瑣,一切必須依法,而涉及土地的業主獅子大開口,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故香港的基建成本甚高。不過建設周期也確實太長,高鐵的建設是牛步化的,這也可以看出香港經濟優勢喪失的某些方面。

  不過香港社會的反高鐵風潮,其實與高鐵本身沒有太大關係。大體而言,反高鐵的有以下幾種群體:

  第一,環保主義者當中的極端分子,他們也被稱為基本教義派,反對一切基建,反對建高樓大廈,反對古老建築的維修或改變用途。基本上他們是要環保不要建設,但是真正要想倒退到農業時代生活方式的卻又寥若晨星,大部分環保主義者從不拒絕一切現代化的便利設施,包括汽車、空調。他們當中的激進分子控制了菜園村少數不接受政府補助的村民,是最早的反高鐵人士。菜園村是預定的高鐵沿線的一個村莊,香港政府為村民提出了極其優惠的補償方案,大部分村民都接受了這個方案,少數人堅持要留在村里種菜和居住,不接受任何補償,絕不離開。不過從這個角度反對高鐵的人士大部分都不是村民。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