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收入分配結構調整不僅是中央政府的事

http://www.CRNTT.com   2010-03-06 09:38:24  


  中評社北京3月6日訊/3月3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式講話中強調指出,政協應“高度重視收入差距過大引發的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就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困難群眾的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等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事實上,中國領導人近期已頻繁表態,強調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重要性。2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談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將“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放在了首位。此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李克強也先後提及“分好蛋糕關係到公平正義”、“要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東方早報》發表宏觀經濟分析師劉濤文章表示,自1990年代以來,“收入分配結構調整”的提法屢現官方文件中,2007年中共十七大還對此進行全面闡述。為什麼還要再次鄭重地在兩會上討論?

  對此可有很多種解釋: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增加弱勢群體的絕對收入,有助於擴大內需,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還關係到中國未來國際競爭力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戰略目標。上述理由不可謂不正確,但我們完全有更直截了當的理由:經濟增長就是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要讓他們的腰包鼓起來。中國經濟已高速增長了30年,如果大部分人的收入增長遠遠低於GDP增速,或總趕不上房價飛奔的腳步,試問,增長的終極意義又在哪裡呢?

  發展經濟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庫茲涅茨倒U形曲線”常常被人提及,其核心思想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國民收入分配狀況會先趨於惡化,繼而逐步改善,最後達到一個比較公平的收入分配狀況。以此觀之,中國在改革開放前30年出現的收入分配不公和貧富差距拉大等現象,可謂是成長中必經的煩惱。

  然而,我們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卻否定了這一假說。例如,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過程中,都較好地保持了增長與收入分配公平的關係,形成了“均富”或“均等化”的社會經濟模式。而中國雖握有後發優勢,有大量成熟經驗可供借鑒,從目前來看反倒沒能處理好這兩者的關係,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