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當日本遭遇地震

http://www.CRNTT.com   2010-04-22 11:01:45  


一所日本小學校門口前,墻上有明顯的“指定避難所”的銘牌,上面用日文,韓文和中文寫明了用途和聯絡電話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訊/在日本傳統里,地震被列為日本人“最害怕的4個東西”之首。僅在20世紀,日本則遭遇過10次死亡人數超1千人的大地震,關東大地震更曾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正因如此,日本也擁有了世界領先的防災救災機制。雖然日本的經驗未必能被簡單借鑒,但在面對地震之時,日本人表現出的對科學的嚴謹與對生命的尊重,卻對我們起到了重要的啟示作用。 
 
  ●放棄精准預報地震,只作地震“預警” 
 
  全世界約有20%的地震發生在日本。2005年,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建立“全民危機警報系統”。這套系統由地面數位電視、手機短信、入室警報設備等多個媒介組成,當地震儀器監測地震的初期微動、並且震級到達4級以上時,預報就通過電視等媒介發送出去。 
 
  ○研究地震預測不如研究地震機理 
 
  與美國類似,日本也曾經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過以地震預報為目標的研究,還曾經實施了5個有關地震預報的“五年計劃”。但隨著國際地震學界在越來越多的討論中否認了地震能精准預測的可能性,日本對地震的研究重點也逐漸放棄了地震預測。 
 
  現在,日本負責監控地震的主要機構——國家氣象廳,依然在通過監測系統在24小時不斷地對地殼活動進行檢測,但更多地是為確保在地震發生的瞬間計算出震源、規模、是否引發海嘯並發出海嘯警報和預報。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在一場地震被檢測到的時候,要馬上把有關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員警機構、通信公司、電視媒體、海上保安廳、消防機構等,並進一步發佈至民宅、學校甚至船舶等地方。 
 
  ○哪怕只提前10秒,也試圖作“臨震預警” 
 
  雖然日本氣象廳早已不再試圖精准預測地震,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地震的“臨震警報”,即在地震來到人身邊的幾十秒之內發出通知。根據日本的經驗,在地震襲來之前,哪怕能提前10秒預警,對於人們完成自我保護工作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2008年6月14日,日本東北部岩手縣和宮城縣發生7.2級地震。在這一次地震中,日本氣象廳在部分區域成功實現了由電視等媒體發佈的“地震預警”。日本氣象廳提前10秒做了預報,並且在部分區域在電視等媒體發佈了預警。東京非贏利組織“即時地震信息聯盟”的資料曾就此指出,如果主震區能提前2秒獲得警報,其區域的死亡人數最高能減少25%;如果能提前5秒,死亡人數最多則可減少高達80%——因為人可以在最短5秒的時間內對自己進行基本的保護措施。當然,這套警報系統還遠不完美,日本氣象廳每年還在繼續加大這一專案的科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