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薩科齊訪華是重溫舊夢之旅

http://www.CRNTT.com   2010-04-28 10:41:38  


圖為2007年11月薩科齊訪問中國時,在清華大學大禮堂發表演講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訊/媒體報道,世博會即將拉開帷幕,法國總統薩科奇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邀請,定於今日開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黃河新聞網今日刊發著名學者吳稼祥的評論文章“薩科齊訪華是重溫舊夢之旅”,作者表示,“與其說薩科齊此次訪問中國是政治之旅,不如說是重溫舊情之旅,總統重溫舊夢,中法重修舊好”。其內容如下:
 
  薩科齊又來了。

  這是他於2007年5月當選法國總統以來第4次來中國。可以肯定的是,他這次帶來中國的,不是芬蘭的火山灰,不是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殘留的沮喪情緒,也不是空客公司有待簽署的訂單;他帶來的是美和實力:第一夫人——法國和意大利合成的美女,還有豪華的政經精英陣容,幾乎是整個法國政府,以及法國名列前20位跨國集團公司總裁。

  那麼,薩科齊來中國幹什麼呢?

  ——來做裁縫,縫補2008年被撕破的中法關係?

  ——來剪彩,作為參加上海世博會的西方大國元首,第一個走上中國“世博外交”的紅地毯?

  ——來刷卡,再一次把中國當做他錢包里的信用卡,來透支戴高樂開戶並存儲的長期資本,為自己套現風頭、國內支持率,以及在歐洲的領袖地位?

  ——來選美,把上海世博會當做世界美女大賽,為法國“美女團”吸引中國和世界的眼球?

  ——來朝賀,在上海世博園里的中國王冠館下,合唱一曲“和諧世界頌”:“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對這些,我都不敢肯定,我有感觸的是,薩科齊此行更像是重溫舊夢之旅,這可以從他此次訪問行程上看出來。他此次的行程,和2007年11月25日—27日訪問中國的行程一模一樣:始於西安,中間北京,終於上海。上次去上海,法國是第一個確認參展國,他俯瞰的是世博園區模型,世博會還是個夢;這次來上海,夢想照進現實,模型變成實景。雖然心情大為不同,但離別重逢的低回之意,有如《采薇》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薩科齊這次來,當然不會“雨雪霏霏”,頂多是春雨綿綿;但上次來,確實是“楊柳依依”。在西安,不僅受到兵馬俑的歡迎,還受到瞻仰他風采的遊客的歡迎,他還給西安市民留下了“微笑、揮手、親和”的好印象;在北京,他受到清華大學一個女生,和一張超過600億人民幣訂單的擁抱;在上海,他給人們展示了“法國第一工作狂”的風采,至於法國第一情種的風采是否得到展示,則不得而知。但這位撓癢高手,確實撓到了中國和上海的癢處,他上次訪問上海的開場白是:“上海是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的綜合體,並且折射出整個中國的現代化。”

  被撓到癢處的中國和上海並沒有舒服多長時間,這個樂於玩“決裂”遊戲的花花總統一回到法國,就試圖把中國當作舊情人拋棄,開始向歐盟示愛,借做歐盟輪值主席國之際,品嘗一下歐洲之王的虛幻甜蜜。在中國得到實惠後,在歐洲打起價值外交牌,杯葛北京奧運會,接見中國政府最不希望他接見的人,到中國要好吃的,在歐洲要好看的,里子面子都要,這觸到了中國的痛處。從撓癢到觸痛,反差太大,一時間,老薩從中國的情人,幾乎變成了中國的敵人。

  不過,國家和人民之間的相互需要,比任何政治家的短暫聲望需求更長久,這一點,越是在該國元首任期接近尾聲之際,越能被政治家自己感受到。在經濟實惠上,上海世博會需要法國,法國需要世博會;在國際政治上,中國需要法國,法國需要中國,這就是薩科齊此次訪問中國的內在動力。

  可以相信薩科齊此次訪問中國是帶著誠意來的,他來要給的東西,遠遠多於他要的東西。法新社報道說,訪問期間,雙方沒有重大的經濟協議簽署計劃,薩科齊的此次訪華將是一次加強兩國關係的“政治”之旅。但仍有若干部長級的協議將簽署,主要涉及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高等教育及中小型企業等領域,其中包括法國發展署和湖南省的有關協助湖南植樹造林項目、法國雇主協會與湖北省的有關法中協作模式的項目已及一項環境法的簽署儀式等。在高等教育領域,將簽署法中兩國語言培訓及互派留學生協議。另外,雙方還將簽署一項基金建設項目,以協助在對方國家發展的中小型企業,基金規模為5億歐元。

  如其說薩科齊此次訪問中國是政治之旅,不如說是重溫舊情之旅,總統重溫舊夢,中法重修舊好。